利川创新秸秆综合利用,肥了腰包又肥地

企业的市场 2024-05-18 09:18:21

企业与市场网讯: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汪营镇红鹤坝村的利川市湘利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看到冻库里的大球盖菇装篮摆放,工人们正在装车。该公司负责人李美甲介绍:“依托利川秸秆综合利用3.0版本技术,现已发展种植大球盖菇100余亩。”

大球盖菇

“该技术是指利用稻草、玉米秸秆、茶枝等农作物秸秆高效栽培生产大球盖菇,实现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和肥料化循环应用。”李美甲说,基地致力于打造生态循环新模式,既杜绝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出菌后菌渣还能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已探索出一套“护生态+富村民+沃土壤”的三赢之路。

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可用来爆炒、煲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广受食客喜爱。高标准农田建设红鹤坝赤松茸种植基地,系利川市农业农村局指导的菌菇生产销售产业链和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基地,李美甲是利川种植大球盖菇的第一人。

李美甲(前一)查看大球盖菇长势

“我有36年种植菌类的经验,通过多年实践,掌握了赤松茸生产培育技术,这是我第一次大面积种植大球盖菇,利川优越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植大球盖菇,加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大球盖菇自身的经济效益,能让农户、企业双增收,就地就业,所以我选择在利川种植它。我们的红鹤坝基地就种植了100余亩,一亩可以收获大约5000斤赤松茸。”李美甲说。

李美甲表示,希望通过“种给农民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村民看到运用秸秆综合利用3.0版本种植赤松茸,具有“三增三不争”的特点,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种植季节,增加产量、肥料、村民收入,进而推广赤松茸种植项目。

秸秆回收

种植大球盖菇的原料主要为农作物秸秆,一亩地约有600至800斤干秸秆,10至15亩秸秆可做一亩大球盖菇,公司从周边农户中回收秸秆。

“我们把玉米收获后将秸秆放在公路边,李老板会过来回收,一亩200块钱回收费。”汪营镇高坪村10组村民丁福香笑着说道。

近年来

利川在不断地探索

秸秆综合利用办法

以前的秸秆综合利用

没有与土壤改良产业发展相结合

01

1.0版本的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秆未腐熟发酵,在土壤中分解转化时间长,影响作物生长,作物不易吸收利用,容易滋生病虫害;

02

2.0版本的秸秆就地就近堆肥还田,农户分散,秸秆收集与堆肥分配不便于管理,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收集原料、翻堆操作成本高。

03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升级后的3.0版本,首先秸秆用于生产大球盖菇,实现一次转化和获得经济效益,然后将菌渣加入秸秆腐熟剂和畜禽粪便,堆制发酵生产有机肥改良土壤。

大球盖菇

“发酵后的菌渣有机肥具有肥效高、养分足、安全、疏松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酸碱性等作用,种植的农产品质量更高,秸秆出菌后,还田增肥,这是我们的一大创新运用。这种结合式运用,在利川尚属首次。在此前,秸秆综合利用和菌渣的处理一直是个难题,现在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循环利用。”利川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陈固介绍。

据悉

大球盖菇分A、B、C三种不同的等级

上等品质A级目前15元/斤

湘利农业公司今年已经卖出6万斤

销售额达90万元

“接下来,我们计划扩大大球盖菇的种植面积,现已经谋划好在谋道镇齐岳山村、文斗镇艾地村、汪营镇红齐村、团堡的白果坝村等地试行种植大球盖菇,前期工作已经落实到位,下半年准备大干一场。”对于大球盖菇的发展前景李美甲信心满满,“公司教农户技术,回收农户的产品,给农户提供销路,让大球盖菇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同时用菌渣改良土壤,实现我市高标准农田地力提升,让大球盖菇产业成为利川一项保护生态,富民强企的新兴产业。”

来源:指间利川公众号

编选人:蒋悦悦 李思懿

0 阅读:6

企业的市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