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自我:哪些动物可以在镜子中认出自己?

有趣的小星球 2025-02-12 02:21:22

镜子,这一日常用品,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是整理仪容的工具,更是自我认知的一种象征。然而,在动物界,镜子所引发的反应却千差万别。一些动物能够在镜中认出自己,而另一些则将镜中的影像视为同类或是威胁。这一现象引发了科学家们对于动物自我认知能力的深入研究。

人类并非唯一能够每天在镜中审视自己倒影的物种,但也不是唯一能够在反射表面中认出自己的物种。科学家们对众多物种进行了镜像识别测试,研究始于1970年对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的研究。从蚂蚁到曼塔鳐鱼,再到非洲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各种动物在面对镜子时的表现被仔细观察,以寻找自我意识的迹象。

少数动物意识到镜中所见是自己,许多则没有,还有一些表现出模棱两可的行为。这些参差不齐的结果引发了研究人员对于测试有用性的争论,以及它如何帮助科学家理解动物认知。

在1970年的黑猩猩实验中,四只黑猩猩被麻醉,并在其面部标记了红色染料。醒来后,它们在镜中检查了被标记的区域,显示出它们明白自己正在观看自己的影像。这一标记测试如今被认为是镜像自我意识最确凿的证据。

其他类人猿也通过了这一测试。在1973年的研究中,猩猩认出了自己,甚至识别出自己身体上的标记。1994年的研究观察到倭黑猩猩利用镜子检查平时无法看到的身体部位。而对于大猩猩,测试结果则更为不确定。

通常情况下,猴子会将镜中的倒影视为另一只动物。然而,一系列有争议的研究表明,经过大量训练后,某些猴类物种能够识别自己。这一现象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有所体现,引发了对于这些研究意义的质疑。

直到最近,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还是唯一一个令人信服地通过测试的陆地哺乳动物。2006年,一只在布朗克斯动物园的亚洲象通过了镜像测试。然而,2024年1月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暗示,老鼠似乎也能在镜中认出自己身体的改变。

关于海豚的研究表明,它们也能辨别自己的倒影。1995年的一项使用视频而非镜子的研究,以及2001年使用镜子的研究都表明,海豚会利用自己的影像来检查身体上的标记。

2008年,研究欧亚喜鹊(Pica pica)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非哺乳动物具备镜像自我认知的能力。鸽子也通过了测试,但只有在经过严格的条件反射训练之后。2022年,野生阿德利企鹅(Pygoscelis adeliae)也显示出镜像自我意识的迹象,尽管它们对于挂在脖子上的彩色围嘴没有反应,这些围嘴是用来代替身体标记的。

对于低等动物的测试尤其具有争议性。2015年的一项研究暗示,蚂蚁可能具有某种自我意识,因为它们在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会试图清除头部的蓝色油漆。两项研究暗示鱼类可能能够认出自己。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曼塔鳐鱼在镜子前似乎会检查自己并吐泡泡,尽管没有进行标记测试。

2019年对清洁虾(Labroides dimidiatus)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它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身体下方的染料标记后,会试图清除这些标记。在2024年的老鼠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老鼠会清除自己身上的标记;能够看到污渍的老鼠会清除它们,而那些因为污渍与毛色融为一体而看不到的老鼠则不会。

研究人员进一步扫描了老鼠在清除污渍时的大脑,发现一组被称为腹侧海马CA1神经元的脑细胞在镜像测试中被激活。是否人类自我认知中也存在类似的神经回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些所谓的更原始的生物能够通过镜像测试,而一些最聪明的非人类动物,包括非洲灰鹦鹉,却未能通过,这使得镜像测试的实用性受到了质疑。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研究是否表明了人类意义上的真正的自我意识,还是仅仅表明了一种复杂的身体意识。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动物的自我认知能力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领域。从类人猿到鸟类,再到鱼类,不同物种在镜像测试中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它们认知能力的宝贵信息。尽管镜像测试并非完美,但它仍然是研究动物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工具。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这一领域,以更深入地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们如何感知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