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315晚会刚过,一场关于 "零添加酱油" 的检测报告掀起轩然大波。第三方机构(消费者报道)对 13 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12 款检出镉、7 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酿 380 天酱油以 0.0110mg/kg 的镉含量位列第一。尽管检测值未超 GB2762 国家标准但 "零添加标杆" 检出重金属的事实,依然引发股价地震 —— 四天内千禾味业市值蒸发 9.5 亿,“律师称千禾 0 酱油存主观误导嫌疑”等词条冲上热搜。

3 月 20 日深夜,千禾味业紧急发文致歉,并阐述了一些关键事情。
1、千禾酱油原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千禾强调涉事产品配料仅含 "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镉元素源于自然环境对原料的污染。根据《中国农业土壤中的镉污染》研究,我国部分地区土壤确实存在镉超标问题,大豆等作物易受影响。尽管原料符合 "大豆≤0.2mg/kg" 的国标,但消费者对这种 "合规但不完美" 的解释并不太满意,暴露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消费者 "零风险" 期待的深层矛盾。

“千禾 0” 是公司的注册商标。公司称该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做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但市场实际中,其瓶身设计普遍放大 "0" 标识却省略 "零添加" 字样,引发 "借符号误导消费" 的争议。"若 ' 千禾 0' 不直接对应 ' 零添加 ',却在宣传中强化关联,可能构成虚假商业宣传,目前眉山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商标使用合规性。

千禾重申 "零添加产品绝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并通过自查证明生产流程合规。但问题在于:消费者认知中的 "零添加",往往等同于 "无任何有害物质",而企业定义的 "零添加" 仅指 "无人工添加剂"。
在海天味业添加剂双标门事件后,千禾味业产品更是因 “零添加” 概念受市场热捧,业绩创历史新高。但此次被检出镉,即便不是添加剂范畴,也让 “零添加” 的光环有所黯淡。

此次千禾味业深夜致歉,虽对一些关键事情做出说明,但从目前舆论来看,消费者心中的疑虑尚未完全消除。消费者愿意为 "更高标准" 买单,但绝不容忍 "标准底线" 的敷衍。千禾未来能否逆袭,关键看是继续用 "符合国标" 做挡箭牌,还是真正建立从土壤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体系。毕竟在食品安全面前,任何 "差不多" 的侥幸,最终都会变成 "差很多" 的代价。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分享市井见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