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36位军事家之一的黄公略烈士历经93年,终于“归队”了,但是在中国工农革命史上还有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他们的牺牲地仍然成谜,无法魂归故里,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湖南桂东民谚“朱德毛泽东,陈奇打先锋”中的红军著名战将陈奇烈士的革命故事。
光荣加入共产党领导桂东农运
1921年湖南衡阳第三师范来了一群桂东学生,其中一个最能吃苦耐劳、助人为乐、不仅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而且擅长体育运动,曾获得湖南省中学生万米赛跑冠军,他的名字叫陈奇。
1924年从小就对旧社会不满,立志要改变世界的陈奇,在夏曦的引领下,这位桂东青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是如饥似渴地追求革命真理,如风似火地投身学运、工运,担任兵工厂工人顾问兼夜校教员,被大家推选为桂东旅衡同学会负责人和湘南学联领导成员。
1925年秋末,夏曦带陈奇去广州,让他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衡阳任教的蔡仲明老师,因同情和支持学生运动,被学校反动当局解聘,携带妻女迁至广州,寄寓小北。蔡老师对陈奇的见识胆略十分钦佩,曾对妻子说:“陈奇是有才能的青年,在学生中出类拔萃,前途无量,国家兴盛寄希望于他们。我年纪老了,不中用,让淑英跟他去长知识吧!不久,陈奇与蔡淑英完婚。
1926年6月,党组织派陈奇回桂东秘密建立共产党组织,以县立中学为据点,成立桂东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七月间,北伐军挥师北上,路经桂东,陈奇组织当地人力物力支援,并发动青年学生和教师三十余人,化装讲演,印发宣言,张贴标语,为北伐军提供帮助。
1927年3月,陈奇以国民党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回桂东领导农民运动。由于原特派员肖文领导不力,当时的桂东农会大部分都在地主豪绅手里,陈奇到任后,一方面把大劣绅黄静民、陈湘池等人清洗出国民党,另一方面召开共产党支部会议,与李壁、扶良博、郭佑林、邓兆雄、郭亚臣等同志研究桂东农运问题,秘密培养发展黄镇衡、刘雄、刘松生、黄奇至、黄奇林等十余人入党,壮大党的组织,一举夺回了农协会的领导权。
领导桂东游记 战争获“朱毛先锋”之美誉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撕下了国民党左派的伪装,武汉地区的反革命白色恐怖开始了。陈奇历尽艰险,辗转找到了毛泽东,被委任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第八连党代表,投入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1928年4月5日,毛泽东在沙田万寿官,召开桂东赤卫队负责人会议,拨给十五枝枪和一批弹药,将这支赤卫队命名为湘赣边区游击队,并留下陈奇担任桂东第一任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兼游击队大队长。毛泽东对陈奇说:
朱德、陈毅同志的部队和我军二团已经会合,他们快要到达砻市,我们一团的任务完成了。我们回去以后,桂东的担子就交给你了。你是衡阳三师的高材生,知道人民疾苦,人缘也好,相信你一定能把这边的事情办好。
陈奇带领罗有缘、郭秋林,肩扛步枪,脚穿草鞋,进入资兴龙溪杨家坪瑶族聚居的山村发展当地瑶族青年闹革命,在很短时间内游击队扩大到103人,杨家坪飘出了一面鲜艳的“红军游击大队”的红旗。
六月初,红军独立游击团在团长黄义藻(1929年1月牺牲在广东南雄)、党代表袁三汉(1929 年 11 月在湖南汝城牺牲)率领下,从井冈山来到龙溪,与陈奇领导的游击队、地方赤卫队会合,建立以龙溪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组成苏维埃军事委员会,袁三汉为书记,陈奇、李奇中(1929年脱党,后官至国民党少将)为委员。陈奇兼任游击大队党代表。
1928年七八月间,朱德率领的红军大队攻打郴州失利后,毛泽东亲自带领三十一团三营前来桂东迎还大队。陈奇离开红军几个月后,又见到了毛委员,心情十分激动,于是就要求毛泽东到他家做客,在陈奇家,毛泽东看到天子壁上还贴着陈奇几年前为三弟结婚时所写的一幅神台对联:
“身范克端绳其祖武,家规垂训贻城孙谋。”
风趣地说:“陈奇投笔从戎,已经身为“赤匪’,何能“绳其祖武”?但'家规垂训’却可以为儿孙后代绘下革命宏图。”席间谈及陈奇又号“贯一”,毛泽东频频点头:“夫子之道,唯一以贯之,只是我们的夫子是马克思。”
第二天(8月23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王尔琢、何长工、杜修经等,在桂东县城唐家大屋召开前委会议,总结湘南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红军大队返回井冈山。陈奇率部在城西十里的高塘坳负责向那县方向警戒。
下午一、二点钟,敌吴尚部阎仲儒师两个团和桂东的挨户团,果然分几路向桂东城袭来。陈奇利用有利地势,伏击敌人。他满怀信心地鼓励战士:“不要怕,反动派给我们送武器来了!”并宣布誓言:“打得赢在桂东过年,打不赢在桂东肥田!”
这次伏击战,红军以少胜多,全歼敌军一个先头连,仅敌连长一人逃脱,为前委领导人员和主力的转移赢得了时间。等到敌军进入县城时,红军已在牛塘界、三台山一带布置了阻击。夜幕下降,我军悄然撤离,妄想包抄的两支敌军却自相开火,乱 做一团,战后仅搬到关帝庙的尸体就有八十余具,闹得县内棺木供不应求。对陈奇的英勇机智,桂东人民英不交口赞誉。从此,“朱德毛泽东,陈奇打先锋。来无影,去无踪,红军真神通。”的民谚,一直在桂东流传。
大冶兵暴获“井冈山来的好同志”美誉
1929年元旦,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挺进,由彭德怀、何长工率领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为了充实守山红军的力量,陈奇等三个县委书记调入红五军,陈奇编入何长工率领的 五纵队,担任第二大队党代表。
1929年8月,红五纵队沿着罗霄山脉北段开启了北征,9月到达湖北通城地区,在红12军游击队配合下,红五纵队连战连捷,势如破竹,仅三个月即扩大了三倍,发展到四千多人,声威大壮。12月配合程子华领导的大冶兵暴,全歼敌十五旅。
当时在五纵队中流传一曲陈奇作词、何长工谱曲的小调:
“九月里来是重阳,红军挺进鄂东南,铜鼓一战歼白匪,缴获敌人兵工厂。十月里来秋风爽,大冶湖上练兵忙,下楼一战打胜仗,活捉县长买炳良。十一月里真稀奇,红军消灭十五旅,深夜两占大冶城,解放同志饶征西……。”
红五纵队此时已发展到六千多人,原五纵队编为第一支队,刚起义过来的三个连改编为第二支队,程子华任支队长,陈奇任党代表;鄂东之红十二军游击队编为第三支队,谢振亚任支队长,徐宁甲任党代表,李溪石任政治部主任,都在黄沙镇一带整训。在整训中,陈奇将十六字诀的游击战术和武装割据思想等井冈山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灌输给了新战士,让这支从大冶兵暴中走出来的队伍焕然一新,陈奇也获得了“井冈山来的好同志。”的美誉。
1930年5月,红五军在鄂东南刘仁八扩编为红三军团,五纵队扩建为红八军,以何长工为军长,与红五军编为红三军团,共一万八千多人。程子华调任二纵队司令员,陈奇、郭子明等奉命率领原五纵队留下的两个营,坚持鄂东南苏区的武装斗争。
参与创建红十五军惨遭张国焘杀害
1930年6月,鄂东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在江南整训的鄂东游击大队和原红五军五纵队的部分留守人员,合编为红八军第四纵队,共五六百人,陈奇任司令员,赣西北九江中心县委从岷山和赤湖两根据地抽调四百八十余人枪到达阳新,编为红八军第五纵队,黄刚任司令员。
10月中旬,红八军四、五纵队,来到蕲黄广地区的中央独立第一师第五团,后方医院痊愈的伤病员,鄂东南各县的游击队,以及赣北部分游击队,共五路人马,在考田吴祥村会师,正式宣布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长蔡升熙,军政委陈奇,军政治部主任周吉可。全军共一千八百多人,一千三百条枪,其中有四挺重机枪,四支冲锋枪,两门迫击炮,两挺旱机枪,七、八挺花机枪。
1931年1月中旬,红十五军与豫南的红一军在商城南部之长竹园会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陈奇任红四军十师政委,蔡升熙任十师师长。原红十五军的两个团,分别编入红四军十师和十一师,陈奇兼任十师二十九团团长。不久,二十九团配合兄弟部队全歼敌三十四师,缴获了许多好武器,活捉敌师长岳维峻。
正当陈奇等率领红四军连战连捷、快速发展之时,张国焘来到了鄂豫皖根据地,由于其错误领导,遭到了许继慎、曾中生、陈奇、蔡升煕等军队领导的抵制,同年9月13日,张国焘派陈昌浩到红四军接任曾中生担任政委,开始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
张国焘对陈奇早生杀机,但因陈奇在群众和战士中享有崇高威望,不易下手,且打仗要人,乃将陈奇不断降职。先调任十三师政委,后来借十三师师部去皖西组建红二十五军军部,又调陈奇任三十七团团长,继改为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
1932年2月底,在围攻商城敌人之后,陈奇调任红十师师长。这年春,南潢战役开始,红十、十一、十二等师,都投入了战斗,反击张仿、王均、胡宗南等敌军,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独山战斗,陈奇在前敌指挥我军,消灭了大批敌军,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接着,红十师投入苏家埠战役,陈奇率红十师二十八、二十九两个团作前锋,由三十团作后卫。正在进军之中,张国焘指使陈昌浩在独山总部将三十团团长王宏坤留下,说:“你当十师师长!”这时,陈奇已被抓起来并杀害了。
据红二十五军军长蔡升照牺牲前对陈奇的警卫员所说:陈奇被张国焘以“改组派”、“AB团”、“第三党”的“罪名”,偷偷摸摸地杀害了,具体地点不详,可能在河南新县的红四军总部,或者就在回总部的途中。
就这样,一代红军名将陈奇被张国焘杀害,至今牺牲地点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