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晨宇和黄霄云之间爆发了一场音乐版权争议,引发乐迷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争议围绕黄霄云翻唱《烟火里的尘埃》时的一系列操作展开,核心集中在音乐段落归属、版权授权范围,以及行业惯例与标注这三大方面。

华晨宇粉丝率先发现问题,黄霄云翻唱的《烟火里的尘埃》结尾处,一段长达12秒的吟唱旋律及和声,与华晨宇2018年在《歌手》节目中,为歌曲《孩子》重新创作的段落如出一辙。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旋律源自华晨宇与歌迷在演唱会现场即兴合唱,是极具个人特色的标志性创作,并非《烟火里的尘埃》原曲的一部分。

面对质疑,黄霄云工作室发表声明,称已购买《烟火里的尘埃》的词曲版权。然而,华晨宇方坚称,华晨宇改编《孩子》时所创作的吟唱段落具有极高的独创性,应视为独立音乐作品,并不在《烟火里的尘埃》的授权范围之内。华晨宇全球歌迷会进一步指出,黄霄云团队在使用该段落前,并未与华晨宇团队进行沟通,这种行为涉嫌侵犯华晨宇的改编权和署名权。

黄霄云的支持者援引李健、陶喆等歌手的翻唱案例,认为在音乐创作中,短段落引用属于行业通行做法,无需特别标注。但华晨宇粉丝对此并不认同,他们强调,黄霄云所使用的这段旋律并非原曲内容,且在编曲署名中,黄霄云团队并未提及华晨宇。不仅如此,黄霄云团队的部分宣传还带有误导性,将翻唱作品贴上“原创”标签,误导听众。
这场争议不仅关乎两位歌手的权益,也引发大众对音乐版权规范、翻唱行为边界等问题的思考。后续如何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