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与各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人才交流、科研合作、智力支撑平台,让新技术、新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杜养斌是白马滩镇神玉村贫困户,以前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今年五月份,他开始在村上的羊肚菌种植产业示范基地里打工,不到半年时间就赚了近一万元。
黄龙县白马滩镇神玉村 贫困户 杜养斌
一天140,干了四五个月,挣了七八千块钱。
羊肚菌种植基地是黄龙县与西安文理学院联合打造的校地联建基地,学院专家教授定期到基地观测菌种培育、大棚防冻等情况,并建立微信群在线指导大家种植。贫困户在这里不仅能解决短期收入问题,更能学习种植新技术。
黄龙县白马滩镇神玉村 党支部书记 薛增文
今年我们种植成功以后,明年就会带动其他群众,每户按两亩计算,成功的话每户利润就在六万四千块钱,也是一个短平快的产业。
除了羊肚菌,黄龙大闸蟹也是依靠引进新技术、新科技带来的新成果。
黄龙县水产养殖技术员 冯万能
黄龙县大闸蟹养殖是从14年开始的,是由我们上海海洋大学对养殖技术这块进行全程指导,每年邀请专家至少一到两次,来给当地的养殖户做技术培训。
目前,黄龙大闸蟹养殖面积已发展到430亩,养殖户55户,辐射7个乡镇,年产商品蟹15万只,产值超过600多万元。
黄龙县崾崄乡大闸蟹养殖户 李喜军
今年第三年,池子总共扩建8个,总收入卖个二十万块钱左右。
现在,校地联建的种子已经在黄龙遍地开花。
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发展的中蜂养殖业,短短7年时间,已经突破8万箱,产值达到七千多万元。
先后与省内外八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课题项目12个,建立起了核桃防冻技术攻关、品种改良实验、森林康养、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实验等多个基地,科技支撑,让绿色黄龙焕发新活力。
记者:张毛毛 付敏
编辑:李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