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现在连PPT都不让用,汇报材料得自己手写!"在美的顺德总部,一场持续半年的"工作方式革命"正掀起巨浪。这家年营收超3700亿的家电巨头,最近因"六条禁令"被顶上热搜——禁止PPT汇报、禁止微信群点赞、禁止代写材料等规定,意外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痛点。
"晚上六点二十必须下班是误读,但加班必须产生真价值。"美的副总裁赵磊的回应,揭开了这场改革的深层逻辑。在美的内部,曾有个奇特现象:员工下班后参加文娱活动要屏蔽领导朋友圈,部门会议PPT的美工时长堪比设计公司。这些看似"努力"的行为,实则消耗着巨大体制成本。
改革后的美的画风突变:方洪波带头用手机备忘录写材料,19万员工逐步实现"无电脑办公",周报月报被数字化看板取代。这种转变背后,是家电行业利润率跌破5%的残酷现实——美的需要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杭州某商场的美的专柜,导购小张发现产品种类少了三分之一。"公司把40多款电饭煲砍到8款,反而卖得更好了。"这印证了美的"SKU精简15%"的战略。从压缩机到智能家居,美的正在上演"壮士断腕":关停200余项边缘业务,将研发资源集中在空调、机器人等核心领域。
这种聚焦策略在海外市场尤为明显。过去代工贴牌占据海外营收大头的美的,如今在东南亚力推自主品牌,甚至收购德国老牌企业开拓欧洲市场。数据显示,其海外自有品牌收入增速已达25%,正朝着"海外营收占比过半"的目标迈进。
面对19万全球员工的管理难题,美的大胆推行"8人原则":不足8人的团队不设管理层,上万名中层干部面临转岗或优化。在武汉工厂,90后技术员小李发现:"现在有问题直接@董事长,比找主管快多了。"这种扁平化管理,配合数字化工具,让美的库存周转效率提升10%,仅此一项每年就能省下数亿资金。
但改革绝非一帆风顺。有员工吐槽"禁用PPT后沟通效率反而下降",也有经销商抱怨"直面消费者压力山大"。对此美的祭出组合拳:投入AI客服系统处理80%常规咨询,同时打造工程师IP强化专业形象。在抖音平台,美的工程师"空调老王"已收获百万粉丝,用科普视频实现月均千万销售额。
方洪波办公室挂着的"向死而生"书法,道出这场变革的紧迫性。当90后成为消费主力,传统家电企业面临双重夹击:既要应对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的降维打击,又要破解Z世代"家电装饰化"的新需求。美的的应对策略颇具魄力——将40%研发预算投向智能家居,推出"隐形空调"、"壁画冰箱"等场景化产品,把家电变成"家居艺术品"。
这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或许能给困于"大企业病"的中国制造带来启示:当规模扩张遭遇瓶颈,与其在形式主义中空转,不如刀刃向内破除虚功。正如赵磊所言:"我们要把擦玻璃的时间,用来造更透亮的玻璃。"这场5000亿巨头的自我革命,正在改写中国制造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