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6日,乌克兰军队突然大举入侵俄罗斯领土。截至目前,俄乌两军仍在俄库尔斯克州地区激烈交战。就目前情况来看,俄军对入侵乌军的打击显得有点拉跨,当中因素除了俄军兵力不足外,乌军不断涌入的援兵,也是造成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陷于胶着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财联社报道,俄军指挥官日前告诉媒体,约有1.2万乌军进入库尔斯克地区,其中有大量的外国雇佣兵。不过,这名指挥官表示,大多数人已被歼灭。
毫无疑问,此次乌克兰军队杀进俄库尔斯克地区,背后自然少不了来自北约的支持。就目前情况来看,北约对乌军的支持,不仅限于提供武器和情报,同时还有大量来自波兰、法国等北约国家的“雇佣兵”参战。北约参战人员虽说名为“雇佣兵”,但实际上很多都是现役军人,之前波兰就曾成建制地派遣现役部队,以“雇佣兵”的身份参战。
所以说,此次乌军对俄本土的入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像是北约对俄本土的入侵。当然,北约国家军人以“雇佣兵”的身份参战,即便是被击毙或者被俘,也不会有把柄在俄军手里,更何况,克里姆林宫这时候也不希望与北约开战。所以对俄罗斯而言,现在能做的,就是对这些来自北约国家的军事予以最大限度的杀伤,让那些国家为其鲁莽的行径付出代价。所以,随着俄军逐步投入兵力展开反击,虽说无法在短时间内歼灭或者赶走侵略者,但很多西方军事分析人士都认为,乌克兰发动此次的越境进攻,不会对俄乌冲突形势带来多少的影响。
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基辅此次针对俄本土发动的大规模进攻行动,并不指望如外界所传那样寻求在俄本土“建国”,更没有能力利用其所控制的这些土地,从俄罗斯手里换回沦陷的乌东四州。
基辅高官日前有关“不想长期占有俄罗斯领土”的表态,从正面证明了外界的判断。换句话说,乌克兰此次的进攻行动,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乌克兰采取这种“送人头”的方式,大规模进攻俄本土,其主要意图之一,就是向西方证明乌克兰还有能力“让俄罗斯遭受重大损失”,以换取他们更多的军援。与此同时,乌军此举更像是在“围魏救赵”,即通过对俄本土的大规模袭击,迫使俄军调回在乌作战的主力部队,进而缓解前线乌军的压力,并为其展开反攻创造机会。
不过,克里姆林宫显然不想给基辅留下这样的机会。因此,尽管库尔斯克州的战斗仍在持续,乌克兰仍在继续向该地区增兵,但俄军在乌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如基辅所愿回调。相反,在这段时间里,俄军不但对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全境发动猛烈空袭,与此同时,在乌俄军前线部队连日来也不断发起进攻,并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俄军在攻克波克罗夫斯克地区的奥尔洛夫卡和茹拉夫卡之后,近日又向尼古拉耶夫卡发动攻势,目标是控制通往卡利夫卡的 E50公路,以便切断卡尔洛夫卡乌军的重要补给线。公开消息显示,目前俄军先头部队已抵达尼古拉耶夫卡郊区,距离E50公路仅有2.5公里。对此,有媒体报道,如果补给线被切断,卡尔洛夫卡的乌军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结果就是放弃阵地向塞利多沃方向撤退。
显然,对于乌克兰挖的这个坑,普京并没有往下跳,这让成千上万进入俄领土的乌军人员的牺牲,变得没有价值。所以说,俄罗斯现在似乎不急于将入侵乌军赶走,而是诱导他们采取“添油”战术,把更多的乌军人员送进库尔斯克地区,寻求最大限度地消耗乌克兰的军事资源,以此为俄军在乌东四州发动的攻势减少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