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Grok3 AI模型终于在2025年2月发布,延迟发布暴露了算力焦虑。尽管号称“10万块H100GPU训练”,最终却妥协于与戴尔50亿美元服务器采购谈判。Grok3主打的“思维链推理”被包装成“人类认知级突破”,实为学界已有技术。前两代模型频繁翻车,这次用“反复查看数据实现逻辑自洽”的话术,像极了程序员给BUG打补丁时写的注释。

估值泡沫与融资饥饿游戏也让人瞠目结舌:750亿美元估值融资百亿,实际估值却仅510亿美元,被OpenAI碾压。Grok2在ChatbotArena大模型竞技场仅排第18名,被Gemini、DeepSeek吊打。Grok3自称“测试超越所有已知产品”,却只敢用“内部测试”数据说话,像极了直播带货主播的“全网最低价”话术。

三代Grok模型沉迷合成数据,Grok3合成数据占比超90%。当中国团队用真实场景数据锤炼出DeepSeek这类“街头智慧型AI”时,Grok3的“高智商”更像是奥数集训班出来的做题家——试卷满分却不会叫外卖。

DeepSeek对Grok3 AI模型不一样的评价:





总结:这场发布会本质是马斯克的"科技凡尔赛":用10万GPU堆出个"最聪明AI",就像用爱马仕铂金包装泡面——奢侈但不对味。在AI军备竞赛白热化的2025年,Grok3或许能惊艳科技头条,但要真正落地,可能还得先学会处理"真实世界的外卖订单投诉"。
您觉得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