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总决赛王曼昱和小将硬刚1分,导致比赛中止10分钟,谁的错?

菲比寄文 2025-01-03 02:37:22

2025年的第一天,乒超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山东鲁能和山东魏桥.向尚运动分别获得女子和男子团体冠军。

国乒运动员都有共识:国际比赛好打,国内比赛不好打。拿世界冠军容易,拿国内冠军不容易。

果然,两场乒超总决赛打得都很胶灼,尤其是女子团体比赛,打到决胜盘的决胜局才分出胜负。

但是比起山东鲁能获得女子团体冠军的话题,女子比赛中的争议球话题似乎热度更高。

尤其是王曼昱和深圳大学小将覃予萱之间的一个争议球,一度让比赛中止近10分钟,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一时间,王曼昱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更有人借机嘲讽王曼昱赢了比赛输了格局。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暂停的起因

女团决赛异常激烈,孙颖莎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赢下2分,硬是将比赛拖入了决胜盘。

第5盘山东鲁能王曼昱对阵深圳大学覃予萱,一个是国家队绝对主力,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小将,双方实力摆在那里,不出意外的话,比赛结果显而易见。

然而比赛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意外。

比赛来到决胜盘的第4局,场上比分1:1,大比分2:1,王曼昱领先。

比赛过程中王曼昱回球出现滚网的情况,覃予萱迅速调整处理,将球救了回来。

而从王曼昱的角度看,她判断刚才那个球两跳,于是立刻举手示意,没有接覃予萱救回来的球。

王曼昱只是将球挡了回去,估计是想让小将重新发球。而覃予萱又将球回了回去,王曼昱再次将球拨了回去,此时场上的覃予萱懵了,不知道为什么曼昱不接球。

当王曼昱提出是二次弹跳,覃予萱才算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可是从覃予萱的角度来看,她认为不是两跳她才接球的。

此时,深圳大学队也表示对这个球有异议,于是现场开始多角度回放。但是当现场慢镜头回放时,看不出是两跳,就连现场解说也提出疑问。

经过几轮回放,裁判还是判定二次弹跳,将比分判给了王曼昱。

双方运动员已经回到赛场准备继续比赛,可是此时现场有些球迷情绪比较激动,一直在喊着什么,导致现场人员不得不出声提醒:现场观众保持安静,不要影响比赛。

而此时原本已经上场的覃予萱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离开球场到场边和教练和队友交流什么,这次轮到王曼昱在场上愣住了。

现场解说猜测此时深圳大学队对裁判的判罚有争议。

此时裁判长也走到了场边了解情况,双方运动员就来到场边和裁判长沟通。

沟通之后,现场大屏幕再次多角度进行回放,所有人都在等待裁判最终的判定结果。

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镜头扫到场边的孙颖莎,孙颖莎有一个很明显的动作示意覃予萱回到赛场,继续比赛。

此时,屏幕上显示比分仍是2:1,王曼昱得分。

当两人再次准备继续开始比赛时,场边有人叫停了比赛,疑似裁判长也疑似鲁能人员。

接下来,镜头中就是长时间的王曼昱和裁判长沟通的画面,但是由于现场收音的问题,观众并不能听清楚两人沟通的是什么。

看到长时间沟通还未结束,鲁能的工作人员也来到场边一同和主裁判沟通。

而此时现场的球迷则在高喊:覃予萱加油!覃予萱加油!

当镜头回来之后,只剩王曼昱在和裁判长沟通。

又经过几分钟,王曼昱和覃予萱才第三次回到赛场,等待裁判的最终判罚。

最终主裁判判定这一分不算,重赛。

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是这个判罚给了舆论发挥的理由。

判罚的争议

比赛当天很多球迷没有办法亲临比赛现场,大部分人选择在直播间观看比赛。

方博的直播间,因为他专业的解说受到很多球迷的青睐。

在等待比赛结果的过程中,很多网友打出“重赛”的弹幕,直播间助理就请教方博:你们打比赛有没有重赛?

方博上一秒还坚定地和小助理以及网友解释:这一分打出来必须有输赢,没有重打一说。

下一秒现场就给出重赛的判罚,方博当时也很无语,但也只能尊重裁判的判罚。

可是,对于双方球迷来说,这个判罚结果双方都不能接受。

如果是两跳,这一分应该判给王曼昱;如果没有两跳,这一分应该判给覃予萱。作为裁判必须有一个最终的判罚,这就是竞技体育的公平性和残酷性。

哪怕这个判罚是错的,就像亚锦赛上王楚钦和韩国队的吴俊诚的比赛,明明是王楚钦得分,裁判判给了吴俊诚。

王楚钦和中国队申诉无果,也只能接受裁判的判定结果,继续比赛。

亚锦赛结束后,这个裁判被网暴甚至被禁止担任国际比赛裁判的处罚以及舆论压力带来的一切结果,只能由他自己承担。

可是乒超联赛女团总决赛这个“重赛”的舆论压力却是由孙颖莎的球迷来承担。

比赛结束后,这个争议判罚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

又因为在等待判定结果的过程中,现场支持深圳大学队、支持孙颖莎的球迷一直在高声呼喊:覃予萱加油!

有人就趁机进行舆论引导,指责是因为现场粉丝反应强烈,多次影响比赛正常进行,才导致裁判修改判定结果。

再一次用“饭圈文化的恶劣影响”来攻击孙颖莎以及深圳大学队的粉丝。

作为局外人,只能客观、公正地说,这次孙颖莎的粉丝很无辜。

不是说现场谁的粉丝多,谁的粉丝加油声大,谁就能左右裁判的判定结果。

裁判应该有自己专业的判断能力,哪怕是判错了,没有新的判罚依据,也只能坚持己见。

这就不得不提起CBA篮球比赛中一位裁判的经典语录:我知道我判错了,但是我不可能改。

虽然裁判这句话让人很气愤,但是这就是裁判的权利。当然因此而产生的骂声一片,他也必须承受。

乒超联赛上裁判既然更改了比分,就应该给出明确的改判依据,只是“重赛”难以服众。

比赛引发的思考

因为裁判的判罚,加上网上视频切片的引导,将这个争议无限放大,导致运动员受到舆论攻击。

很多人认为王曼昱不应该为了1分和18岁的小将争论不休,有失国乒主力的气度和格局。

试想一下,假如是在国际赛场上,王曼昱对面是18岁的外国小将,她该不该和小将争论那1分呢?

团体比赛,每位运动员代表的都是她身后的团队,据理力争这无可厚非。

只是这是乒超联赛,面对的是国内运动员,网友们会不自觉带入情感因素,影响判断,因此抨击王曼昱没有格局也有失公允。

而王曼昱在场上欠妥的地方就是裁判没有示意暂停比赛,她却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停止比赛。

就像现场解说说的那样:应该在这个回合结束之后,听裁判的判罚来决定是谁得分。

运动员每分必争的状态是非常认可的,但是在裁判做出最终判罚之后要服从裁判,重新投入到比赛之中。

王曼昱引发争议的另一点是,当裁判做出重赛的判罚之后,示意双方继续比赛,王曼昱没有立刻执行裁判的指令,职业素养受到质疑。

这一点王曼昱确实应该向王楚钦学习,哪怕对裁判的判罚结果不满意,也应当立刻投入到接下来的比赛中。

这次乒超联赛比赛的判罚争议以及比赛被迫中止,也给乒协以及裁判组敲响了警钟。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国内比赛也引入“鹰眼”势在必行。

倘若此次总决赛有“鹰眼”,这个球的判罚就会很明确,不会出现裁判主观判罚模棱两可的结果。

此外,裁判培训与学习交流也是势在必行,国际上新的规则、国际比赛的典型案例都需要学习和了解。

国乒运动员在退役之后,也应该多向跳水的郭晶晶,短道速滑的王濛学习,考取国际裁判证,了解更多的比赛规则。既可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也可以在国际赛场上为中国运动员发声。



0 阅读:0

菲比寄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