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确定结束,2025年还要来?NOAA:概率是厄尔尼诺现象2倍

环球科学猫 2025-04-14 09:02:05

NOAA在4月宣布!本轮弱拉尼娜现象确定结束了,不过,从长期的数据来看,还是一样的趋势,那就是拉尼娜重现,也就是2025年的双重拉尼娜发展。

同时,站在整体的趋势来看,其实拉尼娜,厄尔尼诺都有所增强,但相对于“中性”状态来说,其概率是最大的, 也就是非拉尼娜,也非厄尔尼诺。

所以,这里我先说明了一下结论,那如果拉尼娜再次出现,会对我国带来什么影响呢?一比一步看看。

弱拉尼娜确定消失!对我国还是有影响

这一波弱拉尼娜发展时间的确不长,并且相对于初期来说,预计在2024年秋冬季就发展出来,结果出现“不明原因”,导致了整个拉尼娜的出现不断延期,以至于在冬季中旬才出现,所以,这是超出了大家的预料,而发展出来之后,其时间也没有多少,就稳定了一个弱拉尼娜现象。

但是相对来说,虽然是属于弱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降雨稀少,在冬季最后一阶段,我国给出的冬季降雨说明,其南方的降雨“少到可怜”。

其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50%,其中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偏少八成以上,尤其是福建、广东、广西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所以,这样的雨水量着实少,以至于很多人都比较期待降雨的到来。

这不,根据NOAA的数据来看,其拉尼娜已经消失了,确定了,其数据显示,整体的拉尼娜发展关键指出,已经是不足-0.5度,也就是说他已经低于了这个临界点,那么拉尼娜的确就消失了。

而且根据ERSSTv5数据显示,在2025年3月的平均值,已经只有 -0.01°C,所以,没有问题,拉尼娜就是消失了,已经没有发展了,现阶段就是中性的状态。

不过,拉尼娜虽然消失了,但其后续效应也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大家需要明白,也就是说非拉尼娜现象之下,由于它的后续效应存在,我国还有可能出现气候的转变。

那还会如何影响我国?

的确,拉尼娜的后续效应会拉长,不会在消失之下,影响就立马消失,其大量的研究都显示,拉尼娜的影响往往会有滞后,对后面至少1—2个季节的气候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就目前拉尼娜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来说,在接下来的整个春季3—5月继续维持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也就是说,在春节结束前,我国可能都会遇到拉尼娜的后续效应影响。

但相对来说,天气的变化过程,强弱程度等等,也并非是完全取决于拉尼娜的唯一因素,我国受到的大气环流,季风等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所以,大家也只有动态来看,这没有绝对性的因素,只是从趋势上来看这个问题就行。

同时,对于拉尼娜的具有“降温效应”的作用,也有可能带来2025年全年的平均气温稍微低一点,也就是说可能不会超过2024年的临界点,因为在前两年创造人类的历史高温之下,主要问题还是来自于厄尔尼诺的一部分因素推动。

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其实对整体的全球平均气温来说,是具有影响,当然全球都在改变,我国也就会随之改变了,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

2025年双重拉尼娜——拉尼娜重现是厄尔尼诺2倍

的确,前面已经给大家说明了,其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都有提升,但相对来说,其拉尼娜比厄尔尼诺的概率高了2倍,依然保持较强的势头,只不过,相互中性状态来说,其拉尼娜的概率又低了一点,3月预警的时候,拉尼娜与中性状态都是保持40%的概率。

而4月的中性是超过了40%的概率,而拉尼娜的概率变成了低于40%,这就是转变过程。

不过,我国在前面也给出了一个预警,那就是预计2025年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状态,秋冬季存在再次转冷的可能。

所以,其实保持“双重拉尼娜发展的概率”依然是最大的,如果真的再次出现了的话,那意味着气候变化在年底还会出现转变,现阶段就是看秋冬季发展了,只不过,这只能作为参考来看,毕竟后续调整的空间还很大,大家先看下就行。这其实也说明了气候的多变模式,这就是基本情况。

然而,还有一句话要说明的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其极端性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强,变得是越来越多了.

在2025年接下来的时间之中,无论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的发展趋势,大家都要警惕极端性气候变化背后的疯狂,不少人在今年春季已经见识到了气候波动性相当激烈,前面出现30度以上的高温,后面就出现寒潮,大规模降温,区域性的降温幅度是超过20度。

然后又在较强冷空气之下,出现罕见大风等模式,内陆就像是吹“台风”了,虽然说这些气候变化也是可以根据说明来看,也是可以解释其因素,但这背后的极端性气候转变过程,无非就说明了气候的波动性越来越强。

如果人类不加大对气候的改变,未来可能看到的极端性气候更多,而且是在世界各个区域之下共同发展,这绝对不是好事情,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人类只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植树造林等等,这样才可能带来气候的稳定性,不然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2024年人类已经突破了1.5度气候临界点了,而且在单独的月份之中,今年3月份的全球平均数据,也同比历史状态,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4.06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60摄氏度,是过去21个月中第20个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的月份。

看到没?一次又一次的单独月份创造1.5度临界点的新高,那说明了未来或许会成为常态化,整个情况就是热,人类面对的问题就会更加严峻,而不是弱,你说好不好?

1 阅读:989
评论列表
  • 2
    2025-04-15 04:19

    全球陆地都混\凝土硬化了,雨水不能渗入土地,蒸发量减少,大气云层积雨就大幅减少,想要雨水均匀,难啊!

  • 2025-04-15 15:15

    都在胡说八道。天旱雨水多都是自然现像。早些年经常干旱那是什么现像。几年干早一次或者几年涨一次几次大水那不多少年来都是这样的风水轮流转都是正常现象。

  • 2025-04-15 15:44

    说的通俗一点好吗?我就知道今年那个地方降雨量和温度高低,农民伯伯好做打算。

  • 2025-04-14 13:43

    水库越下大雨越放水,等到旱情来了它到不放水了这是啥情况啊?[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无心恋唱 回复:
    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怎么你就这么优秀[呲牙笑][呲牙笑]下大雨不放水等着演上游是吧?旱情放水是想大家没水喝是吧
  • XL 1
    2025-04-15 16:35

    你也许是气象砖家,建议你先把小学语文学好。

  • 2025-04-15 05:47

    什么是拉尼娜,什么是厄尔尼诺

  • 2025-04-16 09:00

    看完也没明白啥意思。今年末来会有何影响

  • 2025-04-16 07:24

    今年又到气像专家吹牛逼的一年来了,又是史上最热一年

  • 2025-04-14 14:36

    到处是高楼大厦阻挡冷热空气流动,高楼大厦水泥,泥青路面,放热慢吸热快。地面都被水泥糊住,填湖造房。老天就是下雨给你你也吸收存储不了。只知道消耗水,不知道补充地下水,热了怪谁[打脸]

环球科学猫

简介:用眼睛看科学,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原创内容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