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中国古代程朱理学兴起,社会上对于道德的追求就开始盛行。士大夫之间,本身就有守节的传统,无论是不肯食周粟伯夷、叔齐,还是写下《正气歌》的文天祥,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典范。
而在明末清初之际,在文学史上出现了著名的三先生。三人之一的王夫之就有着古人一般的气节,拒绝改服剃发,以表达自己的忠贞。
从未出仕的学子
王夫之出身在一个文化人的家庭中。他的父亲王朝聘是当地有名的大儒,精通多项学科,曾随王守仁弟子求学。
当王夫之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50岁了,王夫之的很多学问都是随自己的长兄所学。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王夫之的父亲本就是大儒,且性子坚毅,拒绝官场上的歪风邪气。他的父亲先是曾拒绝贿赂上官,导致他失去了被选官的机会;之后面对当时内阁首辅党羽的索贿,也是断然拒绝。
可以说,王夫之的父亲一生仕途不顺,虽然满腹经纶,但是始终缺乏施展的空间;但是,王朝聘则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年幼的王夫之上了第一课:人是需要有坚持的信念的。
随着王夫之的长大,这种家学氛围加持下,王夫之表现出了在学问上的天赋。十三岁时,王夫之就中了秀才,摆脱了白身的身份。
虽然接下来两次的乡试,王夫之随兄长参加,但是都未能中举,失败的经历却也磨砺出王夫之的坚韧的内心,等到了他二十三岁时,王夫之终于通过了乡试,成为一名举人。
当时的王夫之可谓风头正盛,年少成名的他终于有机会在科举之上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是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正当二十五岁的王夫之启程去北京参加会试的时候,明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在当年春,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攻破了北京城,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后烧杀劫掠。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大明自此灭亡。
这件事对于王夫之而言,冲击是很大的。在听闻崇祯帝死讯后,王夫之写下了《悲愤诗》一百韵。
同时,他的家乡也遭受了农民军的冲击,张献忠的部将路过衢州,将父亲王朝聘控制为人质,王夫之拼死冒险诈伤才救出了父亲。此时的王夫之,生活的巨变、理想上的崩塌给了他巨大的冲击。
抗清的义士
没等多久,中原大地迎来了新的主人:清朝。吴三桂因无法抵抗李自成大军,又不甘心投降放弃荣华富贵,主动打开了山海关引清军入关,自此确立了满清政权的统治。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对于很多中原的文人是难以接受的。
自古就有正统之说,特别是中国历史上虽然存在少数民族政权,但始终不受文化界的认同。大明开国之际,就有所谓驱逐鞑虏之说,此时,清王朝的建立,让躲避战乱的王夫之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当时清朝入关后,采取了强硬的剃发令。同时在征伐南方时,过于的强硬,造成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人间惨案,本来对清王朝统治就并不认同的南方,迅速兴起了一大堆起义军,试图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王夫之的家人在战乱中,他的父亲、叔父、叔母以及二兄,都死在了战乱之中。父亲王朝聘临终遗嘱,让子女抗清到底,王夫之也就加入到反抗军其中。
可悲又可笑的是,在当时南明政权中,依然存在着不断的党同伐异。小朝廷之中,为了政权依旧纷争不断,难以统一力量。
王夫之也卷入其中,他为了拯救被诬陷下狱的大臣,反遭清算,差一点就被杀,随即,王夫之就脱离了南明政权,同夫人一起回到了老家避难,此后,虽然几次又起义军试图邀请王夫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都没有能够加入其中。
但是清王朝的统治者并没有忘记王夫之,他的名声也传到了清王朝的统治者耳中。面对不断的搜捕,王夫之也不得不隐居山林之间,面对清苦的生活,王夫之并没有自甘堕落,反而开始著书立说,传播自己的思想。
一生正气的思想家
因为王夫之的学问太大了,导致在文人群体中出现了不少对王夫之的推崇。清王朝在完成了全国统一后,也看到了文治的重要性,所以此时清王朝需要“立牌坊”,就放松了对王夫之的搜捕,使得他能够正常的生活。
闲适的王夫之,反而开始了对自己思想的梳理。在这一时期,王夫之陆陆续续完成了包括《黄书》《春秋家说》《续春秋左氏传博议》《礼记章句》等影响深远的著作。
在他的著作中,完成了对华夷之辨思想观念,深刻反思了过去的思想,而他的思想也成为后世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推翻清廷统治的核心思想之一。
相比于和自己齐名的黄宗羲,王夫之显得有气节的多。虽然早年间,黄宗羲也是批评清王朝的“先锋”,在自己的论著中多次提到华夷之辨。
但是,随着黄宗羲的老去,为了不影响自己子孙参加科举,黄宗羲给当时的皇帝康熙写信,称他为“明君圣主”,黄宗羲可谓晚节不保,声名扫地。
而王夫之则不同,他终身拒绝向清朝低头。在康熙年间,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当时吴三桂的大军达到了王夫之所在的衢州。
面对吴三桂叛军的邀请,王夫之严词拒绝。他看不上清廷,更看不上背主求荣的吴三桂,为此,他遁入深山,留下了《祓禊赋》以表自己的志向。
王夫之的一生,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文人的气节。当时清廷强推剃发令,即“留发不留头”。但是面对这种胁迫,王夫之一生拒绝剃发易服。他的气节和思想,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