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偶然刷到了一个知名网红在直播间怒斥郭德纲不给同行留饭的视频。
这个言论一出,立刻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反对。
这位网红随后解释说,马三爷那才叫给同行留饭,他创造的相声可以让后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的才叫给同行留饭。
这种说法显然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
马三爷的相声在国内相声圈的地位确实很高,他的节目像《开粥厂》《买猴》《逗你玩》等都是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的确为后辈提供了很多借鉴的地方。
但是,如果相声一直停留在“固定方式”上,只是旧瓶装新酒,那这门艺术肯定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局面。
京剧和鼓曲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有很多经典剧目,但因为缺乏创新,现在受众群体越来越小众化了。
其实,相声真正火起来是在2005年以后。
那时候有个叫郭德纲的小黑胖子,他的相声风格独特,台上无所畏惧,什么都敢说,甚至得罪了不少人。
但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量观众,很多人都喜欢听他讲段子。
郭德纲明白一个道理:不要跟观众谈艺术,大家花钱买票是为了图个乐子,不是来听你教育人的。
宣传自己的艺术水平没人关心,观众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现在的相声演员不明白这一点,把观众当傻子,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什么叫给同行留饭?
当一个行业能够让年轻人都趋之若鹜想要从事这个行业,并且能够养家糊口、扬名立万时,这才叫给同行留饭。
德云社“龙字科”招生的时候,几万人报名,这个数字超过了相声历史上所有从业者的总和。
这说明什么?
郭德纲不仅趟出来一条道,还让后来者有了可以踩着鞋印走进来的路。
如今全中国说相声的人,很多人都在骂郭德纲,但奇怪的是,他们台上的表演用的还是郭德纲的节目和包袱。
网上那些能获得流量关注的切片,开直播能吸引人的,哪个不是跟德云社和郭德纲有关?
郭老师这不是给同行留饭,这是在给同行喂饭啊。
以前相声除了在京津地区有人熟知,其他地方基本上只有等到春晚才能看到相声演出。
不信你可以问一下50岁以上的人,提起相声演员,除了马三立、侯宝林这样的大师之外,能耳熟能详的就是郭德纲了。
郭德纲红之前,除了天津和北京,全国有几个说相声的园子?
如果郭老师真要较真,这些整天骂街造谣的人早就收到传票了。
从数据上看,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近年来相声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德云社在全国各地开设分社,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繁荣。
2019年,德云社全年演出场次超过3000场,观众人数突破400万人次。
而随着网络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并喜欢上了相声,这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郭德纲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个人的艺术成就,更在于他为整个相声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他通过不断创新和尝试,打破了传统相声的局限,让更多人看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
德云社的成功也证明了,只要找到适合时代发展的道路,传统艺术同样可以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所以,当我们谈论郭德纲是否给同行留饭时,或许应该换个角度思考。
他不仅为同行们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更是为整个行业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他承受了很多压力和非议,但也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大的成就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如何看待郭德纲,不可否认的是,他为相声行业带来的改变是深远且积极的。
正是因为有了他这样的人,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才能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展。
未来,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共同为相声的美好明天努力。
那个说的瓜瓜一个。有本事自己去啊。这些发出来找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