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名规则
基础设施涉及专业较多,参与人员较多,项目规模也较大,大型项目模型进行拆分后模型文件数量也较多,因此,清晰、规范的文件命名将有助于众多参与人员提高对文件名标识理解的效率和准确性。
命名编号 D S-P Z F N-M E
1、D-项目编号:
两位字母项目代码,保证两位字母唯一性。用于识别项目的代码,由项目管理者制定。
2、S-子项编号:
3、P-定位编号:
位置、段落代号或编码。用于识别模型文件在项目的那个区域、分段、位置。
4、Z-专业分类编号:
例:承台代码 CT,(汉语拼音首字母大写,重复的后一字母按顺序后推)用于区分整个区域的部位。
5、F-小类编号:
某专业小类型编码,如:钢筋、混凝土等,用于识别某区域某部位的类型代码。
6、N-零部件编号:
零部件编号,三位数字组成,原则为从左右,从下到上,从前到后原则。
7、M-零部件说明编号:
两位数字组成,进一步说明零部件的信息。
8、E-版本编号:
第一版本为 A,第二版本为 B,以此类推。
例:衡阳二环东路 10#墩承台钢筋编号
二、建模要点
基础设施与房建建模不同之处为线型工程,线型工程建模要点首要的是建立平纵曲线,拟合成空间曲线,在空间曲线上建立工程实体。本节以线型工程隧道采用 Catia 建模为例。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画出平曲线,并对平曲线进行拉伸获得一个曲面,然后将曲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并在该平面上进行纵曲线的绘制,最后将这个平面相对于平曲线进行折叠,得到道路中心线。
其次,隧道各个横断面进行建模,并将其制作为工程模板。为节省工作量,一般采用知识工程进行模型的实例化,故建立模型时应充分考虑后期模板的使用,采取适当的输入条件(一般情况下,采用两个定位点及两点之间的曲线作为实例化的输入条件)。同时,也要考虑添加适当的参数,以减少重复工作。
横断面模型建立后,将其制作为工程模板。模板中添加要输入的条件和适当的参数以便之后进行实例化。
再次,进行知识工程模板实例化。隧道只需要写简单的循环语句即可实现,运行循环语句后,软件即可以自动进行模板实例化,运行完毕后模型即建立完成。
然后,运用隧道模型的制作施工工序模拟,直观的表述施工工序,指导现场施工;对各个阶段的施工进度进行进度模拟实现对施工工期的管理;对关键节点进行细化建模,生成爆炸图并出具三维交底,同时还可进行施工模拟分析、施工方案的比选优化等应用。
最后,建立的模型如果要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互,可以进行导出。Revit建立的模型可以导出为 IFC 格式文件,Catia 建立的模型可以导出为 3dxml、IFC等通用三维格式。
三、模型元素基本信息
基础设施模型及相关信息应准确反映工程的真实数据。下面列举道路、桥梁、隧道、管廊等模型的元素信息,供项目实操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