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底“东方第一大暗杀”中共特科的传奇行动

真实战争近代史 2024-11-19 05:25:20

大家好,我是霞姐。

纵观民国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暗杀史,但共产党却很少参与暗杀,光明正大地争斗,这是那个时代共产党的基本底线。

不过,1929年底中共特科却有了一次暗杀行动,暗杀手法干脆利落,被外文报纸称为“东方第一大暗杀”。

这一年,中国正处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革命形势异常严峻。

8 月 24 日下午,彭湃按计划在上海沪西区新闸路经远里 12 号开会,准备将江苏军委工作交给江苏省委军委秘书颜昌颐。

澎湃

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长兼江苏省委军事部长杨殷,上海吴淞群众领袖、中央军委士兵运动负责人邢士贞,上海市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以及白鑫夫妇都在会场。

周恩来因病未能到会。

没曾想会议刚开不久,大批租界工部局巡捕破门而入,将参会的数人逮捕。原来,白鑫早已与国民党上海党部情报处长范争波勾结,出卖了彭湃等中共领导人的开会时间和地点。

白鑫,1903 年出生于湖南常德,1926 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被派往上海担任中央军委秘书。

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白鑫的意志逐渐动摇,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和同志。

彭湃,被毛主席称为 “农民运动大王”,他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彭湃等人的被捕,震惊了全党,也让周恩来等领导人意识到,党内出现了叛徒,必须尽快查明真相,营救被捕同志,并对叛徒予以严厉制裁。

彭湃等人被捕的当晚,周恩来心急如焚,立即召开中央特科各负责人紧急会议。

会议上,周恩来面色凝重,坚定地说道:“不惜一切代价营救彭湃、杨殷等同志,这是我们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周恩来

中央特科迅速行动起来,情报科负责人陈赓积极出谋划策。经过仔细研究,制定出了详细的营救计划。

决定在彭湃等人被押解至龙华警备司令部的路上进行武装劫囚。

从警察局到龙华需要经过枫林桥,我党控制的一家电影公司将会在枫林桥拍外景,枪支弹药就隐藏在电影道具之中。

多出来的人就装扮成小商小贩、变戏法的、耍猴戏的。武器方面有从国民党驻军调来的机枪,虽然数量不多,但便于隐藏。

周恩来亲自指挥,特科会打枪的人全部出动,在 28 日凌晨时分在枫林桥集合待命。

然而,天不遂人愿。8 月 28 日早晨,营救行动出现了意外。

负责运送武器的同志迟到了,当敌人押送彭湃的囚车已经到了枫林桥时,武器才刚刚送到。

陈赓拿到枪支一看,顿时傻眼了,因为后勤人员未清理枪支里面的润滑油,枪支暂时无法使用。

如此重要的时刻,这一失误却在关键时刻误了大事。陈赓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清理润滑油,只能眼睁睁看着囚车走远。

国民党得知特科曾在枫林桥布阵劫车,十分恐慌,蒋介石急电就地处决彭湃等人。

8 月 30 日,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名同志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消息传来,全党悲愤。

周恩来亲自草拟了《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屠杀工农领袖宣言》《以群众的革命斗争回答反革命的屠杀》等文,号召人们 “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彭湃等四位烈士的牺牲,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悲壮的篇章。

彭湃等人被捕后,周恩来立即组织调查,通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驻沪特派员杨登瀛的情报,很快确定了叛徒就是白鑫。

白鑫

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后,怒火中烧,想到彭湃等四位重要领导人的牺牲,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必杀白鑫的命令,红队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全力追杀叛徒。

这一命令如同一声惊雷,在上海的地下斗争中掀起了一场风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叛徒绝不姑息的决心。

中共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党特别行动科的简称。1927年10月成立于上海,是党的政治保卫部门——军委直属的特务工作科。

中共中央特科由周恩来亲自指挥,是保卫党中央机关安全、收集情报、严惩叛徒、营救被俘同志的秘密武装。

中央特科行动科(三科),又称红队,打狗队,在租界以武力支持其活动。打遍上海滩,镇压叛徒战果累累。

租界当局工部局,成立了一支特殊的应急警察分队来应付红队。这种城市应急警察分队模式,成为日后全世界各大城市普遍设立的使用特殊武器的战术小组。即SWAT的前身。

然而白鑫自知行事败露,必定成为红队的追杀对象,于是他变得异常狡猾,深居不出,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密保护下,红队几次错过击杀白鑫的机会。

9 月初,白鑫因患疟疾不得不去医院,他出现在在达生医院,找他认识的主治医生柯麟,柯医生正好是我党地下党员,白还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柯麟试图稳住白鑫并发出消息,但白鑫十分警觉,偷偷不辞而别。后来白鑫只让柯麟上门看病,红队始终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经过一个月几次试探,柯麟终于打消了白鑫的疑虑,摸到了白鑫的居住地——霞飞路(今淮海路)和合坊第四弄43号——范争波的公馆。

范公馆戒备森严,前门临霞飞路,后门通蒲石路,两门都有巡捕看守。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红队一直在等待白鑫放松警惕的时机。

据后来解密的民国时期上海市警察局档案记载,在 1927 年至 1931 年期间,白色恐怖最兴盛的时候,公共租界就有 40 名特务或叛徒被红队消灭。

红队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他们坚信,只要耐心等待,就一定能找到机会除掉白鑫这个叛徒。

终于,在 1929 年 11 月 11 日,红队等到了机会。白鑫将于这一天逃往意大利避风,这是他受保护最薄弱的时刻。

周恩来下令,11 月 11 日就是白鑫的死期。

当天午后,在顾顺章、陈赓和谭忠余的带领下,10 名红队队员躲入白鑫住所附近的弄堂里,他们伪装成小贩、修鞋匠、工人等,对白鑫的住所进行了严密的监视。

从下午一直等到晚上 10 点,佣人们都把行李装上了车,白鑫依旧没有出现。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一群人突然从住所后门匆忙离开,而白鑫就在这群人之中。

红队队员迅速拔出手枪射击,但是白鑫被人群夹在中间,第一轮射击并没有打中他。受到攻击的白鑫自知大难临头,狂奔而逃,而负责保护他的国民党特务则立刻拔枪反击。

一时弄堂里枪声响成一片,听到枪声的巡捕也随即来护卫。

枪战之中,负责保护白鑫的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范争波,身中 3 枪,重伤倒地;其弟范争洛连中 6 弹,当即毙命;巡捕中亦有人被打死。

而白鑫则跟亡命之犬一样疯狂逃跑,他的身后有三名红队队员穷追不舍。终于在他跑出 20 多个门院时,被红队队员击中前额,当场毙命。

红队成功击杀白鑫,为彭湃等烈士报了仇。

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上海,数十家报纸争相报道,有的报纸还用红色标题大加渲染,称之为 “东方第一大暗杀”。

这一次特科 “打狗队” 成员顾顺章、陈赓、谭忠余等老牌特工,故能干净利落。

顾顺章作为特科行动科科长,在铲除叛徒白鑫的行动中起到了关键的领导作用。

顾曾协助周恩来领导中央特科,兼任第三科科长,凭借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和丰富的特工经验,策划并指挥了对白鑫的暗杀行动。

顾顺章在苏联培训归来,对化妆、表演魔术、操作和修理机械、爆破、心理学等样样精通,尤其双手使枪,百发百中。

在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时,担任工人武装纠察队总指挥,在工人中有较高的威信。但后来他也叛变了。

而时任中央特科二科(情报科)科长陈赓,他胆大心细、能说多种方言、善于化装、社会关系多,这些优点让他在特科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在白鑫叛变事件中,陈赓积极参与调查,通过内线杨登瀛获取白鑫叛变的情报,为最终的暗杀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陈赓还曾在特科的其他行动中表现出色,如击毙出卖罗亦农的叛徒何家兴和贺治华夫妇,以及策划了多起锄奸行动。

谭忠余为特科第三科副科长。他是上海宝山县人,原是一家米店的店员。北伐战争期间,他参加了由中共在上海领导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从此加入革命队伍。

谭忠余曾是康生的交通员,并由康生介绍入党。作为红队的负责人之一,他参与了一系列惩治危害中共的叛徒和奸细的行动。

在铲除白鑫的行动中,谭忠余与顾顺章、陈赓密切配合,在众多保镖护卫之下成功将白鑫击毙,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让人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位女特工在 “东方第一大暗杀” 等锄奸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就是周惠年,中共首位女特工,他 1926 年正式参加革命,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 年被调到中央特科工作。

在特科工作期间,周惠年负责看守机关、保存武器、运送枪支弹药以及传递情报等任务。在铲除叛徒白鑫的行动中,周惠年负责提供武器,为行动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惠年的革命生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她曾数次被捕入狱,但始终坚定革命信念,从未屈服。在特科工作期间,她与谭忠余结为夫妻,后来因向忠发叛变,夫妻俩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襄枣宜根据地,转为地下工作者。

在谭忠余被派往苏联学习后,周惠年独自留在上海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她后来又经历了两任丈夫李得钊和黄文杰的牺牲,但她始终没有放弃革命事业,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

陈云称赞周惠年为 “我党保卫工作的第一位女同志”,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周惠年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的故事,我们下期再讲。

周惠年

2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