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革命之后: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会议如何影响世界?

简墨水 2025-02-12 19:38:46

拿破仑加冕

在法国大革命的最后阶段,法国的民众逐渐渴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紧接着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拿破仑和他统治下的法国。西方各国的民众在评选本国最伟大的历史人物时,评判的标准常常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在美国历史上,他们曾经将华盛顿、林肯、福特、里根等评选为“最伟大的美国人”。而在法国,类似的评选中,拿破仑常常上榜,这足以说明他在法国人心中的地位。事实上,拿破仑对法国历史的影响,也是很多法国领袖无法相比的。拿破仑在位时期,他还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成果带到了欧洲各国,甚至影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洲。那么拿破仑本人有什么特殊之处呢?他的统治又对当时的法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01

拿破仑的崛起:从科西嘉少年到欧洲征服者

拿破仑·波拿巴的传奇一生,始于他在1769年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为他取名“拿破仑”,意为“荒野雄狮”,这一名字与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统治不谋而合。

自幼,拿破仑便展现出非凡的军事天赋和领导能力,他最热衷的游戏便是指挥同伴模拟战争。8岁时,他被送往教会学校学习法文,并很快进入布列讷堡军校深造。

15岁的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并被保送至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科。在军校期间,他鲜少参与贵族子弟的社交活动,而是将时间投入到阅读和思考中。一次禁闭期间,他在禁闭室内阅读了大量关于罗马法的著作,对罗马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拿破仑的父亲去世后,他失去了经济支持,不得不在一年内完成两年的学业。尽管如此,他依然在年底前通过了毕业考试,并被授予少尉军衔。在军校和部队中,拿破仑广泛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尤其是卢梭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返回科西嘉岛,加入了激进的雅各宾派。

在雅各宾专政时期,拿破仑在“土伦港战役”中以24岁之龄指挥革命军成功抵御英国舰队,因而受到政府的重用,被提升为准将。在“热月政变”后的巴黎保皇党起义中,拿破仑再次取得胜利,被升为陆军中将。

为了切断英国与印度的联系,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在陆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法国海军在尼罗河河口海战中被英国海军摧毁,导致拿破仑无法得到补给,最终不得不在1799年返回法国。这段经历标志着拿破仑从一名军事天才成长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02

拿破仑的改革与法国社会阶层的重塑

拿破仑在政变后逐步集中权力,其执政期间对法国进行了政治、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些改革对法国社会的三个传统等级——教士、贵族及平民——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大革命前,法国天主教会拥有13万教士,构成国家的第一等级,并掌握着巨大的世俗权力。1789年6月,随着国民议会的组成,三级会议的旧格局被终结。教会失去了征税特权,财产被收归国有,教士的经济独立地位不复存在,转而依赖国家薪金。财政困难的法国难以供养大量教士,导致许多教士选择结婚,融入普通民众。拿破仑时期,他继续削弱天主教在法国乃至欧洲的影响力,其军队所到之处,天主教势力均遭削弱。

旧贵族,即第二等级,在大革命中基本丧失了特权。尽管一些贵族因不满王权而加入革命,但民众尚不能接受无国王的国家。随着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掌权,部分旧贵族被肉体消灭,但其影响力并未立即消失,保皇党不断发起武装反叛。拿破仑镇压了这些反叛,保皇党在政坛上的影响力被清除。同时,新的贵族阶层诞生,主要是革命中崛起的人物,尤其是军功显赫者。

至于第三等级,即平民,在大革命前几乎无权却义务重重。大革命后,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被确立为基本人权,尤其是《拿破仑法典》的颁布,为平民的这些权利提供了更有效的法律保障。尽管法国社会的不平等依然存在,但已由经济不平等取代了出身不平等。土地自由买卖的政策使得一些勤劳致富的人成为新乡绅,而一些负债累累的旧贵族沦为穷人,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普通百姓获得了更多上升空间。这一变化,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除了增加法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通之外,拿破仑在执政期间,还积极促进科学和文化发展。他恢复了法兰西学院,积极推广公制度量衡系统。在拿破仑的治理下,法国出现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历史上著名的古典主义画派,在拿破仑执政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03

拿破仑的法典与战争:塑造现代欧洲的双刃剑

拿破仑对法国乃至欧洲最大的贡献莫过于领导编纂了《拿破仑法典》,即《法国民法典》。在掌握权力之初,拿破仑便着手制定一部融合现代民权思想的法典。他对法典的制订投入了巨大热情,在讨论会议上频繁发言。该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采用了6世纪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法学阶梯》的结构体系,分为人法、财产及所有权的各种形态、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方式三编。拿破仑的军事胜利虽在1812年基本结束,但《拿破仑法典》将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影响深远。拿破仑本人亦对此法典颇为自豪,临终前称其为自己永垂不朽的功绩。

尽管拿破仑以编纂法典为最大功绩,但其战功更为人津津乐道。1805年,拿破仑指挥法军在“三皇会战”中击败俄奥联军,导致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奥地利国王失去“神圣罗马皇帝”称号。拿破仑随后取得一系列对欧洲各国战争的胜利,使西欧大部分地区落入法国统治,这是罗马帝国灭亡后的首次。然而,拿破仑的最终失败也源于其不断的军事扩张。1812年,法军在俄国远征中因物资补给不足败给严寒的冬天,拿破仑被迫逃回法国。此后,拿破仑接连被反法同盟军队打败,最终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结束了其一生。

拿破仑的战争及战后的维也纳会议对欧洲和美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因长期战争耗尽国力,失去了欧洲领导地位,英国逐渐成为全欧乃至全球最强大的国家。波旁王朝复辟后,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对欧洲其他国家而言,拿破仑战争使民众接受了法国大革命的新思想,封建特权被取消,欧洲君主无法回到1789年前的专制统治。随着工业化和工商业繁荣,欧洲中产阶级开始形成。拿破仑战争还带来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大批现代国家的出现,欧洲版图在一个世纪里发生了剧烈改变,基于民族起源和民族思想的变革。德意志和意大利民族建国的种子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已经埋下。

拿破仑战争不仅影响了欧洲,还改变了美洲的政治格局。由于战争经费需求和法国无力管理北美殖民地,法国将其在北美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卖给了美国。战争严重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军事力量,导致19世纪初美洲被欧洲人占领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建国。葡萄牙王室为躲避战争逃至巴西,建立起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最终催生出独立、统一的巴西。拿破仑的战争和政策,无疑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04

总结

在法国大革命后期,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一步步掌握了法国的统治权。在他执政期间,法国社会原本的固定阶层被进一步打破,他下令制定的《拿破仑法典》,极大地影响了法国及欧洲各国。而且因为他在位期间发动的一系列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各种思想成果被传到了欧洲各国,甚至是美洲大陆。

(END)

0 阅读:1

简墨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