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公诉人都记得第一次开庭的经验,那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时刻。
我的第一个庭是帮别人开的。
在此之前,我从未开过庭。因为我之前也从未在公诉干过,因此我连作为书记员跟着别人去开庭的经验都没有。
我刚上班的时候在基层院的批捕部门,在那里干了三年,在那里任了助理检察院开始的独立办案。
之后,我从批捕直接调到公诉二处,专门办经济案件。
这就意味着我要大量的出一些最不好出的庭,但当时我连一天的庭都没出过。
我原来特别羡慕别人开庭。
早晨在单位的院子里,常常能看到公诉处的人穿好了制服,准备发动车辆,总要打个招呼:“干嘛去啊,您?”
他们会仰着头说:“出庭去。”
我的内心往往是五味杂陈,我在批捕干,老是往看守所跑,根本没机会去法庭,不知道出庭是什么概念。只是觉得能在法庭上说话,那一定是非常神气的。而且还要能够随机应变,那一定很难。
所以,他们一定很优秀。而领导没让我当公诉人,就说明我还不够优秀。
这回到好,直接把经济案子都给我了,出庭咋办呢?
所幸经济案子周期都比较长,估计第一个庭怎么着也得半年以后了。
没成想,刚到公诉报到没有一个星期,就要出人生第一个庭了。
我到法庭上具体说什么呢?委托我出庭的老哥,给了我审查报告,起诉书和公诉意见书。
我知道在法庭上要宣读起诉书和公诉意见书,这个好说,念稿子嘛?
但是好像还有什么法庭讯问,我问他什么呢?
还有出示证据,证据在哪呢,我怎么出示呢?
辩护人、被告人都会说什么,我怎么回应呢?
在法庭上,应该说先说话,谁后说话,都有什么流程,我给审判长怎么说,我全然不知道。
老哥只是告诉我,这个案子很简单,不用太担心。
他给了我一个出庭的用语规范,看了半天也没太看明白,只是感觉一口一个审判长,也太繁琐了吧。还是说,这样才是规范的,我不能像平时聊天那样的出庭。其实是我不懂?
他是下午跟我说的这个事,明天早上就出庭了,但我的出庭经验为零,我的脑袋是懵懵的。
幸好,这个时候刚刚比了十佳公诉人比赛,好像有观摩庭的录像在内网上放着。
以前,我只用过内网的视频点播平台看过电影什么的,没看过观摩庭录像,但确实偶然间看见过好像有。之前在批捕处,感觉也不需要,虽然也知道是好东西,但没有什么动力看。
现在必须得看了,但是十佳比赛,十个录像,每个录像都好几个小时呢,看哪一个呢?
当然就先挑最厉害的看了,当时的第一名是徐航。那我就只看她的庭,多看几遍,主要是把流程弄明白,知道到什么环节说什么话,不要想像个傻子一样就行了。
当时那个录像好像有两个多小时,是个分院的大庭,我大致从头到位看一遍,然后就注意看关键环节,反复又拖着看几遍。
就这样,我从徐航的出庭录像学到了最初的出庭技巧和规范,其实只是皮毛,主要是能让我把明天的庭先顺下来。
有人可能会说,我可以拒绝别人委托的这种急活,完全可以从容把出庭经验学会再出庭。
但是,我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告诉我,其实尽量不要拒绝。
他找到我肯定是有他的原因,一是别人没时间;二是看我还比较靠谱,算是对我的信任;三是他是有意帮我练手呢。
这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公诉前辈,我原来经常向他请教,但一般都是实体的定性问题和证据的采信问题。因为我当时在批捕,不可能涉及到出庭问题。
现在他知道我到了公诉,知道我面临出庭经验的累积问题,而出庭经验是一种体验性的知识。
如果我没有自己亲自出过庭,我连问都不知道该问什么。
如果我不能迅速积累经验,那么突然出经济案件的庭那一定是要翻车的,到时候就会有很多人看我的笑话。
我相信他不是一个想看我笑话的人。
看起来,是让我帮他,其实是他在帮我。
如果连这一层都看不出来,那就真有点好赖不分了,也不要跟别人处了。
因此,我虽然焦急、忐忑,但我并不懊恼。
我就是赶鸭子上架呗,总有第一次,只是没想到这个第一次来得怎么快。
那一天,我记得看录像看得快到十二点了,流程大体算是弄明白了,反正一口一个审判长,礼多人不怪呗。还有就是审判长也会提示,让干嘛就干嘛。提讯我也会,以前老去看守所,无非就是搬到在法庭上呗。就是那个反对,还不是十分拿不准,看样子也别乱反对了。
到了法庭上,法官也不认识我,先把审了一遍。替谁开庭啊?原来是哪的?什么时候来公诉的?以前开过庭么?
一听完全没开过,脸上也不是很高兴,但又有一种想教教我的架势。
我只能是完全虚心请教,一再表示:我哪做得不好的,您随时说。
最后这个庭吧,其实控辩没啥争议。
因为这是一个公安机关移送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案件,但是指控的罪名是过失致人重伤。
被告人和辩护人当然没意见了。
但是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有意见。但这两个人就坐在我旁边。
因为我昨天晚上已经学到了最初的出庭经验,那就是对别人的意见一定要有针锋相对的回应。
结果这个庭审就成了我和诉讼代理人的辩论赛。
回去之后我跟委托我出庭的老哥把这个情况说了,他一乐,他说其实不用太跟被害人这一方较劲,毕竟我们其实是一头的。
我当时觉得好像是有些道理。
后来,我也曾经旁听过几次单位同事的庭审,但老感觉他们出得不太规范,有点随意,冗长,或者松懈。
这可能是因为我第一份出庭经验就来自于十佳公诉人的缘故吧。
因此,我后来就比较注意观看这些十佳公诉人的录像,我把这十个人都看了,一开始觉得都挺好。
后来看得多了会发现,有些好像也没那么好,感觉即使十佳之间水平差异也蛮大的。
所以,我还是会反复看那些最好的录像,徐航那一场就反复看过十几遍,有些人就一遍也看不完。
但这些出庭录像后来仔细回想,还是会有一种传统观摩庭的味道,那就是有一点摆拍的感觉,好像与我们日常的出庭不太一样,感觉有点演练过的味道,或者有的时候有些刻意为之。
我一开始还以为那些刻意为之的语气、强调好像更像公诉人,但这其实只是一种公诉腔。
真正的游刃有余其实是无形的,很松弛,很平和,很自然的。
我在出庭录像还没有太看明白的时候,也就是在调到公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应该了一场全院观摩庭。
这还是一个职务犯罪案件,被告人不认罪,还爱哭,简直是一场梦魇。
可能领导也是刻意检验一下我吧,一把手直接定的全院观摩庭。
我感觉有点早了吧,至少再让我多出几个庭,好歹让我练练手吧,但完全没有这个时间。
这个庭可能是我人生中出的第三个庭。
从这样一点,我更能够那位公诉前辈让我代为出庭的用心良苦,否则我就更蒙了。
这个庭可能还要放一些录像还是什么的,一开始本来是要在一个中型法庭开,能坐个四十多人,人也基本坐满了。
结果法院的书记员和技术人员鼓捣半天,好像是多媒体示证不好使了,结果临时又还大法庭。
这个大法庭其实就是法院的一个开全院大会的报告厅,能坐下150人,可见场面多大。
我本来就紧张,结果这样一来我的手脚就更凉了。
最可怕的是,在十七年前,辩护人就能够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的动议,而且还得到审判长的允许,现场就要展开非法证据的调查程序,把我紧张死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能强壮镇定,勉力应对。这个场面,观摩庭里都没有啊。
其实观摩庭的矛盾点都是可控的,那些不可控的,难以驾驭的,其实根本就不会作为观摩庭。
从那以后,我深深认识到一点,其实光看录像是不够的,我必须看到一些更加真实的东西。
后来,我努力的收集资料,发现没有什么是更加真实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上网,也没有人系统出版出庭经验,网上直播好像还没开始,能够看到的东西其实很有限。
这个时候自己的庭也渐渐多了起来,每年预计要开70场庭,所以我逐渐也没有时间去学别人了。
我只能进行自我总结,反复复盘,向法官请教。
不是请教什么出庭技巧,而是探讨法官在法庭上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下一次我要更多的围绕审判的诉求进行指控,也就更加容易说服法官。
反复复盘的收益更大,因为庭审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很多人只是从这里边看到了出庭的不完美性。
但是我却看到的是,如何能够解决遗憾,从而不断完善出庭技巧。
每一次解决一小点,慢慢就可以将日常的问题可以解决掉了。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出庭其实不仅仅是技巧的事,更多的还是看庭前审查和补证工作做得扎不扎实。
只要我们能够将法庭比较容易关切,辩护人容易提出质疑的问题,首先解决掉,那么我们在出庭的时候就会充满自信。如果证据体系有问题,再好的出庭技巧也救不了你。
具体证据体系这个问题,我在批捕的时候就很在意,这一点我对自己有信心。
我只要把证据弄扎实了,我的出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这也算是一种出庭技巧吧。
在基层院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其他院学习出庭经验,去亲耳听十佳公诉人的庭。
我们就曾经通过层层协调,到海淀检察院听过一会叶衍艳的庭。
很费劲,当然也很有收获,主要是自然流畅,很见功力,最深刻的印象是完全没有法庭讯问,说是他们刑庭的庭长立的规矩,不让搞法庭讯问。
这样的机会,我们其实还想创造,但难度太大了,领导也不愿意老是出面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