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是一种很常见的生活方式,也是最适合普通家庭的相处方式。
年轻的父母上班赚钱,还房贷、还车贷,给子女积攒更多的财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老人退休在家,帮忙带孩子不仅能为子女减轻生活负担,还能充实下自己的生活。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处的同时,就一定会有坏处。老人带娃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育儿观念太老旧,很多育儿方法无法让年轻的父母接受,然后就会出现各种矛盾。
第一种:穿得厚
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在老人的观念里,保暖一定是第一条,我婆婆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棉衣不到位,孩子两行泪。
老人最喜欢给孩子穿得厚厚的,稍有降温,稍微刮点风,立马把秋衣秋裤、毛衣毛裤、棉衣棉裤给穿上,要是下点雪,那必须把帽子、围巾、口罩全套上,不舍得让孩子受到一点凉气。
就算是大夏天,有些老人也习惯给孩子穿长袖。
真正的原因,是老人自身体质的问题,他们年纪大了,自己总觉得冷,需要穿厚衣服来保暖,所以也会认为孩子冷。
但是,捂过头了,也容易出问题。有一种症状叫“捂热综合征”,就是给宝宝穿得太厚,导致身体无法散热,体温越来越高,继而出现缺氧、出汗、脱水、昏迷等后果。
除了刚出生的新生儿需要保暖,健康状态下的宝宝,满月以后是不需要刻意保暖的。
第二种:嚼碎了喂
我自己好像有洁癖,看到老人嚼碎了给孩子喂饭,就会一阵阵反胃。
以前,我经常跟老人科普,不可以嚼碎了给孩子喂饭,然后说一大堆道理,最后老人回怼一句:我家三个孩子都是这么喂大的,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认怂,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那是因为他们运气好!
有位网友说,去年婆婆过来帮忙带孩子,她亲眼看到婆婆嚼碎了给孩子喂饭,虽然制止了婆婆,但没过多久孩子又吐又拉肚子,去医院检查后说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最后孩子住了半个多月医院,差不多一学期没能上学,到现在快一年了,经常说肚子不舒服。
孩子的免疫力差,而成年人的口腔里有很多细菌、病毒,这些微生物对成年人来说可能造不成什么伤害,但如果传染给了孩子,就会很麻烦。
全球有50%以上的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想想这个比例有多大吧!
如果担心孩子嚼不动,可以用刀切成碎块,或者用干净的剪刀剪碎,千万不要用嘴巴去咀嚼。
第三种:不用纸尿裤
老人最喜欢给孩子用尿布了,说是尿布透气性好,还省钱、方便。
有些老人会说,谁谁谁家红屁屁,都是穿纸尿裤导致的;谁谁谁家O型腿,都是穿纸尿裤导致的;谁谁谁家这么大了尿床,都是穿纸尿裤导致的……好心穿纸尿裤有一万种坏处。
红屁屁的原因,跟纸尿裤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和日常护理有关,就算是穿尿布,如果不经常清洗屁屁,不经常更换尿布,照样会得红屁屁。
O型腿和纸尿裤更没有关系了,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有O型腿属于正常,这是因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空间有限,大概到一岁半至两岁,腿就会自然变直。
尿床也和纸尿裤没关系,而是和孩子的神经发育有关,大部分孩子到两三岁的时候,就会被尿憋醒,如果三岁以后还有尿床的习惯,说明孩子的发育有问题。
纸尿裤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发明,既方便又卫生,唯一的坏处就是太贵了。
第四种:什么都不让孩子碰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摸一摸、动一动,想去体验一下,但在老人的眼里,一律不许碰。
撕纸巾?脏!玩泥巴?脏!躲猫猫?脏!
老人认为,乖乖的坐在那里,别把手弄脏,别把衣服弄脏,最好也别说话,这就是乖巧懂事的孩子。
但是,这种带娃方法,完全阻碍了孩子的发育。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通过不断的刺激,才能慢慢提升,如果被关在温室里保护,抵抗力就没办法提升。
孩子不去触摸、不去体验,就没有办法获取信息,大脑得不到有效刺激,就不能发育的更好。
我们非常理解老人的初衷,知道他们也是为了孩子好,但为孩子好的前提,是真正能帮助到孩子,而不是盲目的好。所以,遇到原则性带娃问题,必须温柔而坚定的告诉老人:这样做不对!
关注“欣妈育儿经”,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