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湘湖是杭州最了不起的景区,现共有“古桥”108座,但若是认真追究,其中不少是为了优化旅游环境,刻意打造出来的现代作品。有趣的是相关部门并不忌讳,而对网络上一些“好事者”的质疑,反倒透露出“再过百年,这些桥便都是古迹”的信息,把坦率、自信和略带骄傲的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个人觉得此话很有道理,而这种不偏不倚的应对态度,也颇具大家风范。最近去湘湖闲游一圈,倒是又发现座有意思的古桥,便在这里“仔细”分享下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65008cf4ba0aa6a1ec4ae7046b32c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f8477988726343c2366a6e56b00dd0.jpg)
这座桥名为三善桥,原本是座三孔石板梁桥,因此俗称“三眼桥”,据说“始建于明崇祯初年,清同治年间曾被洪水冲垮,清光绪时里人重建”,可见距今已有400来年的历史。它的位置比较偏,旁边的水域虽然也是湘湖的一部分,却自有小名,曰:“井山湖”,看了下地图,水路竟能直通另一面的白马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86a174361337410d550b109a1e6b0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bf9ffbca9866d815f3b80b64238a50.jpg)
三善桥由南北两座桥组成,南桥只允许步行骑行,北桥则可通行机动车,而我之所以会上桥一游,完全是因为它旁边的秋景如画。大家都知道杭州现在已经开始降温,正式步入冬季,但无论枫树银杏还是水杉,却正值树叶蜕变颜色的黄金时期,而这座古桥的四周就种着许多,五彩斑斓的氛围以湘湖为背景,着实美不胜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04b345d41ee7517745b1a3e135dd7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9a6cfca0a5f01e9bc352632817ff18.jpg)
有趣的是这南北两座桥的望柱很有特点,西边柱头都是狮子造型,东边柱头都是小象造型,参考相关资料,前者大多寓意威武勇猛辟邪除煞,后者则代表招财纳福吉祥如意。只是“三善桥”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布局,我好像在网上翻来复去,也并没找到出处和道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15aed8ca546d0d933ad81f6eee420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db77eb75a68e2eb01d93d2d23ff826.jpg)
相较而言,个人更喜欢这种平时不太常见的小象造型一些,所以毫不吝啬地给它拍了组特写。而这些小象也挺神奇,似乎每个角度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观感,有时候看上去萌萌的,有时候看上去憨憨的,有时候看上去又挺肃穆的,你觉得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d0c7777e817b57189d0347ede34861.jpg)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分享转发、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e0a6a276bfb989e8b23edae6694f1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bf3083929930285c8c2a820a98b570.jpg)
由于这座“三善桥”正好处在越王路、环塘路和井山坞路的交叉口,位置有点尴尬,附近也没有停车位。而最近的公交车站是“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要走800多米才能到这儿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339d63fb4814d6da02055f502d91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