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3月16日下午2点至4点,由江苏科技大学大公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联合自动化学院研究生会及专业型、学术型党支部,在镇江市学府路段开展“光明之路,雷锋行动”主题公益活动。25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清理盲道障碍、规范车辆停放,并实地排查道路安全隐患,以实际行动守护视障群体的“光明之路”。
多方联动,守护“脚下安全”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红马甲,分为“清理组”、“劝导组”、“巡查组”三支队伍展开行动。“清理组”重点对盲道上违规停放的电动车、共享单车进行挪移,并协助沿街商户整理占道货物;“劝导组”向车主及商户发放《盲道文明倡议书》,耐心解释盲道畅通的重要性;“巡查组”则携带记录工具,对盲道砖块缺失、路面塌陷等多处问题点位拍照定位,同步至镇江市市政设施管理处。市政部门迅速响应,表示将于一周内完成破损路段修复工作。
市民点赞,传递城市温度
“以前常看到盲道被占,视障朋友走路太危险。志愿者们的行动既暖心又实用!”路过市民王先生主动加入挪车队伍。活动中,不少车主在志愿者劝导下自觉规范停车,沿街商铺也纷纷承诺维护门前盲道畅通。两小时内,共清理占道车辆数十辆,发放宣传单页百余份,盲道通行效率显著提升。
微光成炬照亮文明之路
“两小时的努力或许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唤醒公众意识。”大公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教师张冬冬表示,同学们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此次活动,更多的人提高保护盲道的意识,不少市民主动加入监督队伍。这场始于雷锋月的行动,正催生着城市文明的连锁反应。
三月春风暖,文明正当时。这场“光明之路”上的雷锋行动,不仅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更让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这条承载着温暖与尊重的“光明之路”,正通过青年学子的接力,在镇江街头延伸出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