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我们是怎样的人类

般若萝卜 2025-01-07 16:10:58

你试图了解过世界和人类的真相吗?

世界的真相显然不是你每天面对的鸡毛蒜皮和蝇营狗苟,不是升职加薪和柴米油盐,不是拼命赚钱和疯狂消费,甚至不是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不是科技的日新月异……你每天面对和所了解的,可能只是假象。

以色列历史学博士尤瓦尔·赫拉里所著的《人类简史》可以帮你窥探真相之一二。

不同于你以往看过的任何史书,这本书不站在任何一国一个民族一种意识形态的角度,甚至不站在人类的角度,而是站在俯瞰众生的高度,相对客观地记述人类(智人)的历史,字里行间充满悲悯之情。

作者学识渊博,将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物理学、宗教学融会贯通,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智人的历史,以及人类世界背后运行的规则和原理,比如文化、宗教、有限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人们为什么会相信钱这种东西;现代经济是不是庞氏骗局,因为“我们银行户头上看到的那些金钱,有超过九成其实只是数字,而没有实体的硬币或钞票”。从科普的意义来说,这本书适合所有的未成年人阅读,以了解我们身处的人类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幸福和快乐

作者认为,农业革命虽然提高了生产力,但并没有提升人类和动物个体的幸福感。“随着时间过去,种麦子这个原本看来划算的选择,变成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儿童大批死亡,而成人也得忙得满头大汗,才能换得面包。公元前8500年杰里科人过的生活,平均来说要比公元前9500年或公元前13000年更为辛苦。一连串为了让生活更轻松的‘进步’,最后却像是在这些农民的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沉重的枷锁。”

而动物更惨,大部分物种在智人的屠杀和挤压下,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很多物种已至灭绝;从演化论的角度来说,比较成功的是那些家畜、家禽,他们虽然在DNA拷贝数量上取得了成功,面临的却是悲惨的生活质量。

“驯化后的肉鸡和肉牛不过出生几周和几个月,就到了最佳屠宰年龄,于是一命归天。为了把牛、马、驴、骆驼训练成听话的役用动物,就必须打破它们的天性和社会连接,抑制它们的侵略和性能力,并且限制它们的行动自由。农民还发明各种控制技术,像是把动物关在兽栏和兽笼里、套上枷锁链条,用皮鞭和刺棒来训练,甚至刻意造成动物伤残。驯化动物的过程几乎总是会将雄性阉割,好抑制雄性的侵略性,也让人类能够控制挑选牲畜的生育。”

工业革命也同样如此。即使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生产力提升到以往不敢想象的程度,财富也成倍增长,生活日益便捷。但作为个体的我们,真的比农耕时代,比狩猎采集时代更幸福吗?

“有多少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大企业、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35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业?但等他们到了35岁,却发现自己背着巨额贷款,要付子女的学费,要养在高级住宅区的豪宅,每家得有两部车,而且觉得生活里不能没有高级红酒和国外的假期。”

打工人被迫享受着996的福报,资本家不知疲倦地追逐更多的财富,穷人忍受着低质量生活的同时,因艳羡富人的生活而备受煎熬;富人过着堆金砌玉声色犬马的生活,却仍然感到空虚,不停地追寻更大的刺激。“他们该怎么做?他们会放下一切,回去野外采果子挖树根吗?当然不可能,而是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

“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人类梦想着更轻松的生活,通过努力也获得了更轻松的生活,但为何却比以往更忙碌、更不快乐?

其实,人类往哪里走,要演化发展成什么样,根本不是个体说了算,个体的幸福无关紧要。我们只是被基因、被欲望裹挟着前进。“如果要衡量某种物种演化成功与否,评断标准就在于世界上其DNA螺旋的拷贝数的多寡”,而不是看个体开不开心。“如果某个物种还有许多个体带着它的DNA拷贝存在这个世上,就代表着这个物种演化成功、欣欣向荣。” “像演化一样,历史的演进并不在意生物个体是否幸福。”

幸福和财富无关,和科技、生产力无关,幸福只和欲望有关。欲望止息了,人才会真正地幸福,欲望的满足只是快感而已。财富、科技和强大的生产力,反而会助长欲望。

赫拉里博士分析,“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我们越来越期望能得到舒适和快感,也越来越不能忍受不便和不适。结果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痛苦程度可能还高于我们的先人。”“一切都只是期望的问题而已。”

宗教

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佛教表现出了偏爱。“最看重快乐这个问题的,就是佛教。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有系统地研究了快乐的本质和成因。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根据佛教的观点,大多数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以为快感就是快乐,不愉悦的感受就是受苦。于是,人类就渴望能有快感,并希望避免不愉悦的感受。然而,这是大大的误解。事实是,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主观感受就只是一种电光石火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着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

如果我们太看重这些内部的波动,就会变得太过执迷,心灵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满。每次碰上不快,就感觉受苦。而且就算已经得到快感,因为我们还希望快感能够增强或是害怕快感将会减弱,所以心里还是不能感到满足。追求这些主观感受十分耗费心神,而且终是徒劳,只是让我们受制于追求本身。因此,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伤或疼痛,也不在于感觉一切没有意义。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

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得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在讲到基督教时,作者介绍道,“这些神学争论愈演愈烈,最后在16、17世纪间,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彼此杀红了眼,造成几十万人丧命。1572年8月23日,强调个人善行的法国天主教徒,袭击了强调上帝之爱的法国新教徒。这场攻击称为圣巴塞洛缪节大屠杀,短短24小时间,就有5000到10000个新教徒遭到屠杀。消息从法国传到古罗马的天主教教皇耳里,叫他满心欢喜,立刻安排举行庆典,还委托瓦萨里在梵蒂冈的一个房间里将这场大屠杀绘成壁画作为纪念,不过24小时,基督徒自相残杀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整个古罗马帝国曾经杀害的基督徒人数。”

在讲到伊斯兰教时,作者介绍道,“伊斯兰教一开始也只是地球上某个偏远角落的小宗教,但它又以更意想不到也更快速的脚步,打破了阿拉伯沙漠的隔绝,收服了幅员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印度的庞大帝国。”

在讲到佛教时,作者是这样说的,“佛教的核心人物释迦牟尼不是神而是人,俗名乔达摩·悉达多。根据佛教经典,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500年是个喜马拉雅山区小国的王子,看到身边的人深深陷于苦难之中,而心生不忍。他看到人不分男女老幼,不仅时常受到战争和瘟疫等灾难袭击,还无法免于种种焦虑、沮丧和不满的情绪,似乎这一切都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事。人类追求财富和权力,获得知识和财富,生儿育女,建起宫殿和房屋。但不论取得多少成就,却仍然无法满足。穷人梦想着要变富,有一百万的想要两百万,有两百万的想要一千万。而且就算真的有钱了、有名了,他们还是不满意,还是有无尽的烦恼和忧虑,无法从生老病死中解脱。至死,一切如梦幻泡影消失,生命就像是毫无意义的追寻。然而,这个轮回该怎样才能跳出?

在29岁时,释迦牟尼半夜离宫,抛下了财富和家人,流浪走遍印度北部,希望为这一切痛苦寻找出路。他前往各个修院修行,聆听各个大师讲道,但还是无法完全感到解脱,有什么不满依然萦绕。他并未绝望,决心反求诸己,直到找到彻底解决的方法为止。他入禅六年,思索各种人类苦痛的本质、原因和解决方式。最后他体会到,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

释迦牟尼认为,人遇到事情通常就会产生欲念,而欲念总是会造成不满。遇到不喜欢的事,就想躲开;遇到喜欢的事,就想维持并增加这份愉快。但正因如此,人心就永远不满、永远不安。这点在碰上不悦的时候格外明显,像是感觉疼痛的时候,只要疼痛持续,我们就一直感到不满,用尽办法想要解决。然而,就算是遇上欢乐的事,我们也从不会真正满足,而是一直担心这种欢乐终将结束或是无法再持续或增强。有些人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爱情,但等到真的找着了爱情,却还是不满足。有的开始整天担心对方可能会离开;有的又觉得自己太过屈就,应该再找更好的人。

虽然上天可以赐雨,社会机制可以提供公平正义和卫生保健,有好的运气就可以变成百万富翁,但不论如何,我们的基本心态都不会改变。因此,就算是最伟大的国王也无法避免焦虑,得不断逃避着悲伤和痛苦,也总是想要追寻更多的快乐。

释迦牟尼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虽然感受悲伤,但不要希望悲伤结束,于是虽然仍有悲伤,也能不再为此而困。即使仍然悲伤,也是一种丰硕的经验。虽然感受快乐,但不要希望快乐继续,于是虽然仍有快乐,也能不失去心中的平静。

但要怎样才能让心里接受事物的本质,而放下种种欲求,知道苦即为苦、乐即为乐?释迦牟尼制定一套冥想的技巧,能够训练心灵感受事物的本质而排除种种欲求。通过训练,心灵专注在‘我现在是什么感受?’,而不是问:‘为什么是我?’这种境界很难达到,但并非不可能。

释迦牟尼将冥想落实在各种道德规范上,好让信众更能专注在实际的感受,而不会落入各种欲求和幻想之中。他要求信众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因为这些作为一定会让欲望如野火燎原,而一心追求权力、感官享受或财富。等到这些火焰彻底扑灭,原本的欲求就换成了圆满和寂静,称为涅槃。达到涅槃,也就是解脱了所有苦痛,能够无比清晰地感受身边的现实,没有什么幻想和幻象。虽然人们很有可能还是会遇到苦痛,但苦痛已经不再能影响他们。毕竟,无欲则无苦。”

资本主义和科学

作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资本主义借助科技的力量,在坚船利炮的簇拥下,征服了一个个尚处于懵懂期的殖民地,让美洲、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在惨遭屠杀和虐待后几近灭绝。“对于受奴役的当地人来说,这些殖民地就像是人间地狱。殖民者既贪婪又无情,以铁腕政策逼迫他们在矿场或农场工作,只要他们敢有一丝反抗,就会立刻遭到杀害。不论是因为极度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是搭上征服者便船而来的欧洲疾病,当地原住民快速大量死亡。不到20年,整个加勒比地区的原住民几近灭绝。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得从非洲进口奴隶来填补空缺。”“从16世纪到19世纪,大约有1000万非洲奴隶被运到美洲,其中有大约七成都在甘蔗园里工作。奴隶的劳动条件极度恶劣,大多数奴隶生活悲惨、英年早逝。”

科学最初成为了资本主义的帮凶,“到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革命登场,科学、产业和军事科技才开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从此世界急速全然改观。”科学因为支持资本主义而发展壮大。资本支持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技术,帮助资本主义征服世界,获得财富。

科学其实代表了人的欲望。“现代科学和现代帝国背后的动力都是一种不满足,觉得在远方一定还有什么重要的事物,等着他们去探索、去掌握。”欲望让人痛苦,正因此,欲望也鞭策人发展科学,探索世界。

与资本主义共生的还有消费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很像是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然而,光是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之后,还得有人买,否则业者或投资人都得关门大吉。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确保不管什么新产品都有人买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是在所不惜。在这里,节俭就像是一种该赶快治疗的疾病。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种鼓励消费伦理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

我们赚很多的钱,购买大量便捷、优质的产品,享受优渥的生活,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从不考虑这背后的原因。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其实是资本主义对所有人类施加的圈套,无法逃脱的圈套。

最后,作者探讨了人类——确切地说是智人——将走向何处。作者认为,智人会最终消失,会被新的人类取代。“除非发生全球核灾或生态浩劫,否则根据现在科技发展的步伐,很快智人就会被取代。”“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biological engineering)、仿生工程(cyb engineering)与无机生命(inanic life)工程。”

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世界?超人、金刚狼满天飞?人类长生不死?还是像《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里面的赛博世界?或者在虚拟的计算机网络中诞生另一个自主运行的数字世界?我们无从得知。可以读一下作者的另一本书《未来简史》略窥一二。

综观全书,人类是这样一种动物,被基因和环境裹挟,从毫不起眼的猿类盲目地演化;通过无尽的杀戮获得生存资源以发展壮大,增殖繁衍,成为统治地球的物种;在血与火中发展了科学,被科学和欲望推动,获得了至高无上“神”的地位,正以智慧创造新的人类和世界。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