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自2023年底开始,本田最新一代思域Type R(FL5)面向全球市场销售。然而,在4年前、也就是2020年的时候,本田就已经开始研究BEV Type R的可行性。原因是日发严苛的排放法规,让不少车企不得不将原本有趣且高技术门槛的燃油车往无趣且毫无技术难度的BEV化上推,人类反智到能被资本要挟的程度,实属可悲。
图:作为历代思域Type R中唯一通过官方引进到国内销售的车型,实际上,FL5在国内混的并不算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还不是因为售价、引入的时间这类是个人都想得到的推责方向,而是现在能卖得起FL5的、有几个真的会开手动档、懂得享受和欣赏手动带来的乐趣呢?动不动就会蹦直线、分高下的,那不叫品味,那叫键盘。反观北美、日本、欧洲等地市场,如今要买一台FL5都还要长时间等车,五万多美元的官价,还要强迫加设备、甚至是要加价提车。
图:据说国内目前还有三百多辆的库存,另外在今年还极有可能会追加1,000台配额,但看到国内扭曲的网舆氛围和人们对于汽车的理解和认知,如果没有太特别的消息刺激,估计也要卖上好一阵子。
本田电动车研发中心负责人秋盤 敏博(Toshihiro Akiwa)表示:想开发一台纯电Type R要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因为使用电机搭配电池组的驱动单元,与传统内燃机在驾驶特性上完全不同,目前仍然无法实现媲美燃油版Type R驾驶乐趣的搭配。本田认为,BEV版的Type R,论性能可以轻松超越燃油版车型,但体感上,例如发动机声浪、车辆的震动、加速体感等感官元素,要让BEV做到和汽油车一样,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本田内部将保证纯电版Type R,拥有媲美燃油车的驾驶乐趣的情况下才会面向车迷、用户们销售。
关于“体感”这个问题,燃油车无论小扭矩或者大马力机器,其体感完全是根据“从低到高”这种人类正向思维、正向体感研发出来的机械,并在一百多年里历经无数次修改、无数次验证下的产物。而电池车最大的问题则是一种逆向式的出力方式,电动机一上来就会有全扭矩输出,但随着要车辆的速度加快、电机也必须通过转速来加速轮胎转快写,但恰恰这个时候,电机的扭力开始下降、电量消耗几何级数攀升、大电流下电池发热,这也是导致开电池车就是“前三秒真男人、一到高速慢如蜗牛”的物理属性。
图:这位便是秋盤 敏博(Toshihiro Akiwa),本田BEV研发中心的负责人。
有着类似想法的车企并非只有本田一家,像是Kia(起亚)便带来了EV6 GT、Hyundai(现代)带来了Ioniq 5 N、Audi RS(奥迪运动部)带来了E-Tron GT等高性能电动车。目前本田BEV部门,正在全力研发名为Zero系列的BEV,该系列旗下的首款量产BEV,将以“Saloon”来命名。该车将配备空气避震,以及L3级的半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全新的车机系统。届时,如果真计划推出BEV版Type R,这台Saloon将会有很大几率,成为首款车型。
图:本田Zero系列的首款BEV车型“Saloon”。
本田会有类似想法,其实也无需太感意外,从新一代(第六代)Prelude(披露)的出现,就已经能证实这一点。新车将以以最新e:HEV技术为卖点的车型,不要说手波,它甚至可能不会拥有变速箱。本田反复强调新车将搭载全新的S+ Shift功能,通过模拟声浪以及发动机转速、电动机扭矩的控制,为驾驶者营造出酣畅淋漓的参与感。新披露混动化,无疑是本田需求新出路的一种绝佳方式,要知道,目前本田内部能称得上是一台高性能发动机的,除了目前配备在思域Type R上的K20C1这台2.0T直四发动机外,就真没一台能配得上“高性能”前缀了。思域Type R在用,要是新披露也用,那岂不是新披露直接变成了Coupe版的思域Type R?
图:Prelude会出Type R或者Type S高性能版本的呼声非常高,甚至在美国和日本的自媒体也在向本田刺探消息,而网上更流传出不止一款构想图。(留意,这台最早的概念车的前轮鲍鱼是红色的,而东京改装展上的也只是蓝色鲍鱼,红色鲍鱼寓意是啥?相信懂本田的都懂)
对于这类零散新闻,小编并没有什么可以点评的,毕竟咱们这个媒体不是那种“鸠噏当秘笈”的自媒体,更不会看到国外车企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借机大肆宣扬他们的“电车战胜油车论”,“什么因为电动车发展得晚,被自主品牌超越”云云。每每看到有国人能如此失智地吹嘘这类“虚伪的家国情怀”时,真感痛心疾首。三年疫情锁国后,貌似中华民族应有的虚心求学美德已不复存在,刚愎自用反倒成了网舆主旋律。
本田今天的不上不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公司上下都是“打工的”,所以为了向股东会、董事会负责,不得不一切以追求销量和利润为首要目标,至于那些支撑起本田运动精神的车系,只要会亏钱的,一概压后。反观隔壁的丰田,优势是有一位嫡系继承人、兼精神领袖的丰田 章男在排除三井干扰,坚持一家车企理应遵循的发展规划和路线。本田曾经辉煌过,大部分都企业领导人都是工程师出身,所以才造就了今天的本田品牌价值。即便不继续在纯内燃机方向研发新机器,那将运动车型转向混动是必然的选择,要是反响好,这类动力单元再继续用个10年20年也不是什么问题。至于本田此番为何要执着推出BEV版Type R,小编总感觉有点儿操之过急,即便真要提前布局“电驱动”形态,如今也并不是时候:美国的电池车退潮,中国市场的电池车销量也在萎缩、欧洲人更不吃什么“高性能电池车”这一套,请问三四年后推出第12代思域的Type R时,BEV这种形态会是什么样的境遇?小编不知,但大几率不乐观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