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中,为什么百度系高管远超腾讯、阿里?

沈晓霏 2025-04-15 21:22:47

此前我写过多篇互联网大厂高管背景的文章,整体来看,互联网大厂的高管中,百度系的占比是最高的,在字节、美团等大厂,甚至能占到半数。而腾讯、阿里背景的大厂高管的绝对和相对数量都比较少。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在我来看,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来分析。

1、天时,也就是时间节点。百度成立于2000年,2005年上市。此后,又凭借PC互联网时代的垄断性地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收入和市值遥遥领先于腾讯和阿里。

然而,公司越大,员工上升空间越小。百度早期招揽的人才能力很强,又实现了人生小的财务自由,所以就有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的想法。2010-2015之间,大量百度系的人才离职创业或者加入其他公司,比如字节、滴滴、美团。如杨震原、洪定坤(先加入小米,后又跳槽到字节)、朱文佳加入字节;张博、赖春波(滴滴CTO)加入滴滴;王莆中、夏华夏(美团副总裁)、张锦懋(美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前基础研发平台负责人)加入美团等。

而这个时间节点,正是字节、滴滴、美团确立江湖地位的时候,这些百度系人才加入后,迅速凭借自己的实力抢占有利身位,占据了众多技术高管的位置。

可能再过10年,目前这波高管隐退之后,百度系的高管数量和比例就会减少很多。字节或者腾讯、阿里系的高管数量会增加很多,这个迹象已其实已经在慢慢的形成了,像快手、小红书这些近六七年发展起来的公司,百度系高管就已经不是那么很高了。

从营收和市值上来看,腾讯、阿里开始反超,甚至遥遥领先百度,大概是2015年之后的事情。这个时候,移动互联网大的格局其实已经大概确定了,只有拼多多、快手、小红书还有一些好的位置。拼多多真正露面的高管只有那几个人,其他都隐藏在水下,无从查考;小红书规模还是小一些,高管数量也少,百度(技术副总裁凯奇)、阿里(技术副总裁风笛)、腾讯系都有一些;但快手这边,其实有不少腾讯、阿里系高管,比如快手高级副总裁、商业化和电商负责人王剑伟来自腾讯,高级副总裁、社区科学线和主站负责人盖坤则是阿里P10资深总监。目前担任抖音总裁的韩尚佑,也有腾讯背景,但他是在字节内部这几年逐渐成长起来的高管,跟前面那些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2、地利,也就是地理位置。百度系高管还有一个大利好,那就是他们在北京。而字节、美团和滴滴的总部也在北京。近水楼台先得月,百度系人才选择加入这些公司,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尤其是滴滴也在后厂村,从上班通勤的时间来说,跟百度基本没啥区别。还有位于知春路周边的字节和望京的美团(最早在五道口,后来在北苑),也都很近。

腾讯和阿里的问题就是,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杭州。十年前,他们在北京的业务体量都比较小,而且人才密度不够,主要是作为一个百度系人才的去处,而不是一个自有人才输出的渠道。

其实,除了前面的几个大厂,百度系人才在2010-2015年之间,曾经涌入多家公司,如电商导购产品美丽说,360,高途、高德等公司,也都占据了一些比较好的身位,但这些公司发展相对较差一些,还有的是后来陆续离职,并没有在大家心目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百度系高管还曾经进入过京东,如2011年,百度高级副总裁沈皓瑜加入京东,担任京东商城COO,2017年以京东国际业务总裁的身份离职;以及曾任手机百度总经理的黎科峰,转战平安后又加入京东,担任京东技术委员会主席和京东商城技术负责人,目前为数势科技创始人。

3、人和,也就是人才本身。百度人才密度最高的的是三个业务:一个是技术,尤其是大搜索和凤巢(商业化搜索);第二是产品,尤其是商业化产品;第三就是商业化的广告销售。

一家公司要想成功,首先要有技术立足;然后做到一定规模后,又需要商业化产品(尤其是广告)和销售来使公司源源不断的获得收入,而这恰好是百度人才密度最高的三个部门。

虽然现在搜索已经不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业务,但在十几年前,国内也没几个人能做的出来;百度搜索用户量大,而高并发是互联网大厂技术最看重的;百度凤巢则是国内最早使用机器学习的业务。百度对技术人才要求高,待遇好,所以诞生了不少人才。杨震原、朱文佳、张锦懋、赖春波等人就是这些人才中的佼佼者。

除此之外,百度商业化产品也贡献了不少人才,从搜索竞价到百度联盟,百度培养了一大笔商业化广告产品人品,如前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就是百度联盟负责人,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也是百度商业产品体系出身的。

至于广告销售领域,百度也贡献了不少人才。如小红书CMO之恒,前快手营销副总裁陈志峰等人。

除了在2010-2015年加入字节、美团、滴滴的高管之外,另外一些后续从百度加入的高管,或者有百度背景,后来创业或者在其他大担任高管的人。如张川加入美团之前是58同城高级副总裁、美团酒旅负责人李锦飞在加入美团之前是曾任滴滴某创新业务总经理,还有2015年之后加入字节的抖音电商总裁康泽宇,火山引擎总裁谭待、前Tik Tok算法负责人陈志杰等人。

总体来看,百度系高管在互联网大厂绝对数量和占比都很高,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全部占齐了,在字节、美团、滴滴崛起的进程中,百度系的技术和商业化人才正好离职,近水楼台先得月,占据了众多重要的位置,在帮助这些公司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成长为绝对核心高管。而腾讯、阿里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杭州,鞭长莫及。

1 阅读:295
评论列表
  • 2025-04-16 05:13

    所以说百度是互联网黄埔军校不为过。现在自动驾驶行业也如此。百度的技术含量还是[点赞]

    xiaozhu 回复:
    实际上更多的是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