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谈现代婚恋:女性向前走了,男性还在原地踏步

烟雨江南梦回 2025-01-08 22:19:35

综艺《再见爱人4》自开播以来,引发了广泛热议。这档节目邀请三对正处于婚姻危机中的夫妻,在18天的共同旅行中直面彼此问题,展开深刻讨论。节目一开始,黄圣依的丈夫杨子的“爹味”言行引发热议,而李行亮的妻子麦琳因引起广泛争议而成为社交媒体的焦点。

节目中那些冷战、争吵和沉默,触动了大众对婚姻、爱情与家庭的深层思考。婚恋问题一向是社会关注的核心话题,而近年来,从“结婚率下降”到“AI恋人兴起”,再到“生育意愿低迷”,这些现象背后深刻折射出当代人情感观念的变迁。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於嘉探讨了相关议题。於嘉在婚姻与家庭关系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她曾参与发起中国人私生活质量调查,对家庭结构变化、女性生育选择等问题有深入研究。在她看来,过去一百年里,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男性却“原地踏步”,这一不平衡正在改变婚姻和家庭的动态。

於嘉认为,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婚姻模式经历了从“制度型”到“陪伴型”,再到“个体化”的演变。传统的“制度型婚姻”注重家族联姻,是出于宗族利益和宗教背景的考量;而“陪伴型婚姻”则是基于男女分工,丈夫养家、妻子持家的家庭合作模式。然而,现代婚姻正逐步向“个体化婚姻”转变,夫妻双方更倾向于以自我利益为核心。

节目中的刘爽和葛夕是这一转变的典型例子。两人虽处于婚姻关系中,但生活各自独立,社交圈也几乎没有重合。於嘉认为,女性在婚姻中的诉求更倾向于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而男性则更依赖传统的婚姻角色定位。这种不平衡往往导致矛盾激化。

对于观众对麦琳的指责,於嘉指出,这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多重标准和对家庭角色的传统期待。麦琳因不会使用自热锅而被批评为“不称职的全职太太”,而杨子把方便面弄着火却被认为是“荒谬有趣”。这种评价差异体现了社会对全职妈妈和全职爸爸的要求不对等。於嘉指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远高于男性”,这导致女性在婚姻中面临更大压力。

於嘉认为,尽管当下婚姻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但行为上并未完全跟上。例如,人们开始接受婚姻并非人生必需品,同居和单身成为普遍选择。与此同时,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婚姻的意义,尤其是下一代的教育、家庭责任分配等问题。

然而,在许多方面,社会对男性的要求依然狭隘,比如只注重工作能力,而对其在家庭中的表现宽容度过高。於嘉指出,“女性对男性的评价标准逐渐多元,而男性的评价标准还停留在收入、学历等传统外在条件上。”这也导致许多女性在婚姻市场中难以找到匹配的伴侣。

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持续走低,背后原因复杂多样。於嘉通过调研发现,全职妈妈的职业回归困难是导致女性生育意愿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女性在生育后面临工作难题,被迫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出抉择。

於嘉提到,中国的家庭养育责任主要依靠代际分工,由长辈帮助年轻夫妻照料孩子。然而,这种模式也体现了性别的不平等,因为大部分照料责任由女性长辈承担。而对于年轻人来说,面对育儿和工作双重压力,很多人选择推迟甚至放弃生育。

她还提到,低生育欲望并不仅是女性的问题。通过访谈发现,男性同样对生育持消极态度,主要原因在于时间和精力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家庭责任的畏惧。这表明,低生育率是性别共有的趋势,而非单一性别的问题。

於嘉认为,年轻人对恋爱和亲密关系的态度日趋谨慎,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压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有确定结果的行动,如提升学业成绩或玩游戏,而不愿冒感情失败的风险。

此外,经济负担也是影响年轻人婚恋观的重要因素。从购房压力到彩礼等婚姻成本,过高的物质要求让许多人对婚姻望而却步。於嘉指出,“在婚姻的经济成本之外,还有时间和心理成本。许多年轻人选择单身或推迟婚姻,本质上是出于对风险的规避。”

於嘉认为,构建一个婚恋友好型社会的关键在于尊重个体选择,同时实现性别平等。这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例如,打破对女性的传统评价标准,倡导更多男性主动参与家庭责任。

婚姻和家庭的未来形态,或许并非以高结婚率或高生育率为评判标准,而是让每个个体都能在尊重和理解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更是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根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