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21日,玉米“止跌迎涨”,全国均价以2762元/吨收官,较昨日相比涨幅为15元/吨。从全国31省市的行情来看,具体表现为15涨10跌6平。其中,涨幅为3~57元/吨;跌幅为5~75元/吨。涨幅最高的为江苏,均价为2870元/吨;跌幅最大的为河北省,均价为2708元/吨。依照走势图分析,继2月7日玉米跌破2800元大关后,恐继续呈现涨跌交替局面。
玉米主产区及港口行情变化
山东:玉米小幅下跌,持粮主体的出粮意愿有所减弱,深加工企业的库存一般,采购需较强;
东北:种植户普遍有看涨心理,玉米上量相对较为缓慢,部分深加工企业加价收粮;
南北港口:贸易商与中储粮均有提价趋势,带动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上涨,但上涨幅度较小。
具体来看:
青冈龙凤:干粮挂牌价2392元/吨,较昨日下跌4元/吨;
黄龙食品:收购价2520元/吨,与昨日持平;
开鲁玉王:收购价2520元/吨(一等粮),较昨日上涨10元/吨;
沂水大地:收购价2730元/吨,较昨日下跌10元/吨(水分14%新玉米);
德州福源:玉米挂牌收购价2658元/吨,较昨日相比,跌幅为6元/吨(水分14%新玉米);
锦州港地区:收购价2630-2660元/吨(水分15%陈粮),较昨日上涨20元/吨。
售粮进度
2022年玉米新年开市后,整体售粮进度有所加快。以东北玉米为例,目前东北玉米的售粮进度已超6成(局部已超7成)。与2020年类似,地趴粮等一些低质粮2021年上秋或2022年农历新年前已大量卖出,几乎不剩余粮;而优质粮则不急不躁,售粮进度稳步推进,多数农民不愿意再看到抛售之后粮价大涨的局面。据悉,目前东北区域优质余粮也仅剩3~4成。
“抢粮大战”
站在农民的角度,不愁优质粮卖不到好价钱,而之所以要等到年后再卖,说白了就是为了等涨价。果不其然,新年开市后不少深加工企业提价收粮,多地玉米的平均报价一度超1.4元/斤。而此时,基层余粮也所剩不多,尤其是优质粮行情更是每天上涨。于是,贸易商也纷纷被迫加入“抢粮队伍”开始建库,不敢再继续“观望”。如此一来,高位震荡的局面形成。
行情展望
2月下旬,多地玉米行情恐继续以涨跌交替为主流,无论涨或跌,幅度均不会很大。而之所以贸易商与深加工企业愿意加价收粮,主要是因为其均有不同程度的建库需求以及基层的优质余粮已经所剩不多。毫无疑问,在这两项因素的支撑之下,玉米行情即便下跌,也很难跌破2700元/吨。不过,我们也要给种植户提个醒,千万不要过分看涨,遇到价格合适的贸易商,适时出手将钱拿到手才是王道!或许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大家说,对吗?
粮食应由国家统收统购,国家订价收购,还应被中间商从中挣暴利。
炒食物,遭天谴
这场战,敌未乱,己会乱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材!
搞了半天是玉米啊,现在的玉米用作饲料加工的多
有存的条件存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