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监狱关押的犯人都非富即贵,一般人甚至都没听过其大名,非常神秘。
杨奇清是这座监狱的建造者之一。
非常戏剧化的是这座监狱建成后关押的第一个犯人就是杨奇清。
他并非是什么罪人,相反他是一个战功赫赫,为人正直机智,了不起的中国军人。
他为什么被关入这监狱?最后的结局又如何呢?
走上革命的道路
杨奇清,1911年11月出生在湖南平江县嘉义乡的某个贫困村里。
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中国国力孱弱,贫困无比。
农村人家穷的常揭不开锅,杨奇清家偏偏是个贫困大户,家中有祖父母,父母,叔婶,兄弟姐妹共十口人。
家中虽有少量耕地,那时没有杂交水稻,只好外租了地主家30多亩田才勉强饿不死家中十张嘴。
但家中实在贫困,杨母积劳成疾,年仅20多岁就撒手人寰了。
杨奇清看着年幼的弟弟哭着要妈妈也是满心的无奈与心酸。
1926年平江大旱,全县闹饥荒,杨家人求到地主老财门口讨米,地主老财宁愿将米仓的粮食放到发霉也不愿意施舍穷人,将杨家人拒之门外。
听说观音土能饱肚子,杨奇清饿的狠了,挖了一大块吃了下去,肚子涨的贼大,硬鼓鼓的。幸好祖父颇通医术,去山上寻得草药才救回命来。
年少时杨奇清曾见地主将一小孩丢到池塘里活活淹死,原因竟然只是这小孩偷拿了地主家的东西。
生活的困苦和地主对他们的压榨,让他们一家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艰难喘息。
读过书的他意识到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是何其的残酷,他要从这一切中逃脱,要碾碎团他们不公平的统治。
怀着对地主阶级的强烈恨意,杨奇清跟随其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给党组织搜情报。
虽然只是一个小交通员,杨奇清却做的很尽职尽责。
为了及时的将情报送到,杨奇清会抄近路,不顾自身的安危跳进湍急的河流,泅水过河。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杀害了许多共产党同志。
国民党滥杀的行动蔓延到湖南,平江县的农民自卫队枪支被抢,农会,工会被捣毁。
平江县的国民党代理县长曹修礼和国民党驻军勾结起来大肆逮捕共产党和农会干部。
他们关闭了当地所有的革命机关,联合当地的地主劣绅一起执行他们的“秘密屠杀”计划。中共湖南省省委代理书记郭亮秘密前往平江县,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决定,将平江县内的县团防局,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合编为平江县工农义勇军。
6月19日,曹修礼被工农义勇军抓住,平江县临时政府委员会成立。
没过多久,国民党调集军队前来报复。他们不顾城内百姓的安危,施行了残酷的“清乡”行动,进行了大半年的烧杀抢掠,毁坏了共产党20个区委及所属的支部。
中共地下县委迅速做出反应,恢复了党组织,组建了一支800多人的游击队,组织了多次暴动。
1928年初,年仅17岁的杨奇清加入了青年义勇队。
某天,那地主老财正在郑源祠堂祭祖。
青年义勇队和地方游击队趁夜打进祠堂活捉聚集在此的土豪劣绅,并就地镇压了几个在当地臭名昭著的劣绅,恨挫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
为了把平江县城内的国民党全部驱逐,平江县委罗纳川组织了一场10万人的“扑城”。
参加“扑城”的民众和游击队员,有的装扮成和尚道士,有的抬轿迎亲,有的装扮成做小买卖,跑江湖卖艺的的,走亲戚或看热闹的,准备给国民党来一场大戏。
不知何时,攻城信响了,城外的敢死队员冲入城内,杨奇清首当其冲冲在最前面,城内人高声呼喊杀声震天,敌人被杀的措手不及,抱头鼠窜。
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领军起义,占领平江县城。
早在7月20日前,杨奇清在李克家的带领下参加了起义,并给队伍充当向导,领着起义队伍走过河泾,周方,恩慈,钟洞等地,于23日与彭德怀部队相汇。
7月24日,杨奇清的父亲调乡苏维埃工作。
三日后,杨奇清回到地方游击队。
1929年,杨奇清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
军中成长之路
又过了一年后,彭德怀率领部队重返平江,杨奇清加入了彭德怀麾下,成为了一名宣传员。
虽然只有18岁,但他学习的很快领悟能力也十分强。
同年,国名党派三个旅来平江剿灭共产党,三天打了四仗,红军以8000人之数剿灭了国民党送上门的三万酒囊饭袋。
杨奇清也参与了这场战争,作为宣传员他还得兼顾宣传和鼓动工作。
在这次战役中,杨奇清抓到了一名敌军,这人是个软蛋,怕死的很,扑通一声跪地求饶。
杨奇清打量这个人,发现他手中没有武器,便问他把枪藏哪了。
这软蛋立马去草丛摸出自己的枪双手奉到杨奇清面前,后又赶忙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银元求杨饶命。
杨奇清只拿了枪,并对他说:“共产党不要钱,只要枪。”,说完就带他回了团部。
共产党不杀俘虏,杨奇清给了他3个银元,告诫他以后不要给土豪劣绅卖命就把他放走了。
杨奇清参加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时听到一个噩耗,他的父亲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抓住。
为了从杨父嘴里获得平江地下党组织的相关情报,国民党对其严刑拷打。
杨父宁死不屈,一字未吐,
国民党恼怒不已,杀害了他,曝尸于外,三天不准人来收尸。
闻听此讯,杨奇清心疼愤恨不已,更加坚定了要打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决心。
到了1932年,杨奇清成了红军三团保卫科执行科科长。
那一年正是共产党内部被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取得领导地位的一年。
肃反的一系列行动导致很多同志被冤枉。
杨奇清极其痛恶党内乱抓人的行为,他自己升任为执行科长后,抓人都是慎之又慎,注重实际调查,一旦发现有证据不足或案件有假的情况,他都会不辞辛苦的再反复查对。
审讯时也绝不会搞逼供这一套,从不打人,毕竟酷刑之下多冤案。
曾有一名叫刘德海的营教指导员,他被打成成“AB”,很快就会被拉去枪决。
杨奇清听了他的申诉,立刻派两个士兵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刘德海为人不错,是个根正苗红的党员。
他立即向上级反映,为他平反。
1934年,红军长征,杨奇清跟着大部队走上了这几位艰难的道路。
党中央指示杨奇清亲自担负控制电台的等要害部门工作。
杨奇清每天扛着背包,干粮和电台上路,同行的同志对这个骑着大马的领导有几分戒备。
杨奇清满不在乎,赶自己的路。
等部队来到荒芜人烟的草地,只能艰难前行,这里到处是泥潭沼泽。
在这茫茫的草原走了不知道多久,一个背着电台充电机的同志倒在了路上,杨奇清见了艰难前行赶到前头。
他一把抱住了那软趴趴倒在地上的身体,呼喊着他,怎么也叫不醒。
杨奇清想应该是饿的,他拿出自己那扁扁的干粮袋,把里面的粮食都倒进茶缸,让旁边的战士拿去煮了。
煮好后没人敢接,这一点也是救命的粮食啊,在这地方粮食太精贵了,想也知道这也是杨奇清平常舍不得吃省下的。
“快呀!”杨奇清催促道。
“杨部长,这怎么可以……!”
杨奇清把茶缸塞进别人手里,笑着安慰说:“这么大的草原,还能把我这只羊(杨)给饿死啊。
那时候杨奇清就玩上谐音梗了,但是没一个人能笑的出来。
杨奇清见气氛还是这么低迷,只得高声对大家说:“现在我们是很困难,没有粮食……可路是人走出来的,党中央就在我们身边,彭德怀,毛泽东他们和我们一样在吃苦,就凭这一条,我们就能走出草原,坚持就是胜利!”
因为饥饿很多人都没什么力气,回应的声音不够响亮,但是够坚定。
杨奇清亲自将粮食喂进那昏迷的战士嘴里。
那战士醒来后知道是杨奇清把粮食给自己吃了,感动的眼泪扑簌簌的,硬汉哭的像个孩子。
最终他们走出了这片草原。
惨遭陷害
经历过多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后,杨奇清算是红军的骨干力量。
1936年,杨奇清被任命为红十五团保卫局局长。
他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努力做好公安保卫工作,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
1942年,杨奇清被升任为八路军总部保卫局局长。
当时的日军打算实施“铁壁合围”计划,在太行山一带进行大扫荡。
那时我们还党政机关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很多同志被俘虏了去,其中就有杨奇清的家属。
杨奇清没自乱阵脚,沉着应对,带领部下杀出重围,与杭大总校汇合。
在日本鬼子看守的太原集中营被关押的同志们组织了地下的党组织部,其中有杨奇清的公务员。
他们与八路军总部秘密取得了联系。
杨奇清奇策反了一个伪乡长,通过一日本翻译官将被捕的同志都救了出来。
1942年,日军又搞了个“治安强化”运动,往党根据地派遣了许多特务。
这些特务在根据地搞破坏和暗杀活动。
其中有一名女特务,以美色和金钱诱惑了根据地内一些政治立场不坚定分子,暗地里谋划着要暗杀八路军前方总部首长。
幸好杨奇清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根据这些人遗留下的蛛丝马迹察觉出某些不正常的地方。他亲自组织人员周密布局,终于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保卫了我军首长的安全。
1949年初,杨奇清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公安部副部长。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保密局还遗留下潜伏台打探党内情报。
北平潜伏台采用当时保密局最新的组合形式,电台台长,报务员,译电员,情报员都是同一个人,简称“万能台”。
杨奇清日夜奋战,在毛主席访问苏联前夕侦破了该潜伏台,确保了毛主席归途的安全。
1951年,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召开,毛主席接见了与会的同志们,商议新建公安大楼的事宜。
会议决定建造一座大礼堂,一座三层的办公楼,在选址处南边盖一栋四层的办公楼,在秦城建造一座监狱。
这座监狱即后来大名鼎鼎的秦城监狱,杨奇清就是参与建造之一。
之后在中国动荡不安的那段岁月里,杨奇清受反革命集团的迫害成为了该监狱第一个被关进去的人。
杨奇清在里面受尽折磨,出来时已垂垂老矣。
1975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杨奇清再回到公安部工作。
1978年11月,杨奇清离世。
《杨奇清&公安部《杨奇清传记》编写组》胡华
《杨奇清》于来山
《杨奇清在长征北上最严重的时刻》凌江
《揭秘秦城监狱首位犯人:建造秦城的公安部副部长》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