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给普京看脸色,特朗普刚要死保泽连斯基,被接下来一幕整破防

冷雪环游体育 2025-04-05 09:49:18

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再次陷入难堪局面。 普京的主导权毫无松动,而泽连斯基的态度也变得愈加强硬。

对于这位曾凭“制裁无用论”而登上总统宝座的政客眼下的困境无疑是一次棘手的外交试卷。 这一次,他的石油关税威胁没能打动普京,矿产协议的橄榄枝又被泽连斯基断然拒绝。

两边讨好的算盘,似乎打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为什么特朗普会在俄乌问题上如此步履维艰?不得不说,他“既要又要”的策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尴尬局面。

对普京,他想要“敲打一下”展现强硬姿态;对泽连斯基,他又希望得到最高限度的配合。 然而现实是,普京并不吃他这套强硬威胁,泽连斯基也并不愿意彻底倒向美国。

这一切,或许暴露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根本问题——一厢情愿的双向博弈,终究落得两头失控。 普京为何无视特朗普最新的强硬表态?很显然,俄罗斯占据着俄乌谈判的主动节奏。

从战争初期的强势进攻,到当前的谈判拉锯,普京一直在以“既打又谈”的方式将乌克兰牢牢压制。 而美国的制裁威胁长期以来对俄罗斯而言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实质效果有限。

尤其特朗普提出对俄罗斯石油征收二级关税时,克里姆林宫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回应。 换言之,特朗普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撬动普京让步的策略,既不新鲜,也没有实际的震慑力。

毕竟,俄罗斯在石油出口问题上早已做足准备,美国对石油增税,只会推高欧洲的能源成本,反倒可能促使部分欧洲国家对俄美冲突保持更冷淡的态度。 泽连斯基的强硬立场,更是把特朗普推进一个“两难选择”的深坑。

过去几年,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军援和经济支持,泽连斯基的确非常依赖于华盛顿。 但问题在于,这种依赖并不意味着乌克兰领导人会对美国的每项诉求都买账。

最近,泽连斯基拒绝签署美方最新版的矿产协议,理由是该协议将削弱乌克兰的独立自主性,甚至可能影响其未来加入欧盟的计划。 这一操作,令特朗普相当被动。

他希望通过这项协议进一步绑定乌克兰,却未料到泽连斯基对“强化欧盟身份”的诉求更为执着。 再来看特朗普的应对策略。

关税、军援暂停,以及外交警告,似乎是他的“老三板斧”。这三板斧看似威力十足,却显得单一且手段有限。 关税制裁对于俄罗斯并非新鲜事,长期来看几乎很难让普京真正妥协。

暂停军援虽然可能对乌克兰形成一定震慑,但美国在欧洲的盟友也会因此感到不满。 至于外交警告,则更像是“例行声明”,对局势走向几乎没有根本影响。

可以说,特朗普翻来覆去使用的这些手段,早已被各方所熟知,甚至连泽连斯基都学会了如何与华盛顿“讨价还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局面并非特朗普一人的问题。 近年来,美国外交逐渐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无论是对传统对手俄罗斯,还是像乌克兰这样的战略盟友,美国一再陷入力不从心的困境。

这种困境的根源,正是特朗普乃至美国历届政府对地缘政治局势的误判与内耗。 特朗普总是希望用经济压力换取外交成果,而忽视了对手的抗压能力;他总是急于在短时间内将问题“搞定”,却忽略了这类复杂博弈需要更深层次的运筹帷幄。

从俄乌问题看更宏大的国际格局,此次困局对特朗普未来的外交战略无疑是一次警示。 普京之所以能够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不仅仅是因为他对欧洲局势的精准把控,更因为俄罗斯长期以来积累的战略韧性。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策略则略显功利。 他试图通过短期政策换取“停战政绩”,甚至希望以此塑造自己“和平缔造者”的形象,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始终无法奏效。

无论是普京,还是泽连斯基,都非常清楚特朗普想要的是什么,而他的底牌似乎也从未真正隐藏。 回过头来看,特朗普的俄乌外交困境,其实是多方博弈中难以兼顾的写照。

一边是俄罗斯强硬的战略意志,一边是乌克兰日益复杂化的利益诉求,美国想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谈何容易?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外交风格虽然高调,但却缺乏长远规划。 他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单靠威胁与经济手段,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局势,却无法根本改变俄乌博弈的结构性矛盾。

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被动局面,某种程度上也是某些超级大国外交政策的缩影——当利益诉求过于分散、试图两边讨好却无力决策时,往往尴尬局面就会层出不穷。 普京与泽连斯基的“双重说不”,对特朗普而言无疑是一次警钟。

想要扭转局势,美国需要的不仅是强硬的制裁威胁,更是对全盘博弈更深刻的洞察力和行动力。 而对特朗普时间似乎并不站在他这一边。

0 阅读:0

冷雪环游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