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和相亲,这应该是这些年来最火的话题了。
其实不光是这些年,自古以来,都有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说法,而且这一方面并不局限于某个地区,在整个人类群体中都是一样的。

而在某些特殊的朝代和时期,男女到了结婚的年纪,如果按时结婚,则会有相应的奖励和补贴,如果还是单身,还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可见人类对婚姻的看重,因为这关乎着整个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可是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原始部落,他们这里没有催婚、没有相亲、更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就是只谈恋爱不结婚的达克帕部落(Drokpa)。

达克帕部落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拉达克地区,人口只有不到5000人,分布在印度河下游的村庄里面。
达克帕部落非常奇特,众所周知,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是传统的藏族居住区,但达克帕部落并不是藏族人,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有着浅色的大眼睛和挺拔的鼻子。
这种外貌特征完全不像是藏族人,甚至连亚洲人都不像。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是欧洲土著民族,二战时德国的小胡子,炮制种族政策,鼓吹雅利安人是最高贵的民族,指的就是这个雅利安人。
要知道欧洲离喜马拉雅山远隔万里,那他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呢?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亚洲,一直打到了现在的印度地区,公元前326年,在印度河战役结束后,亚历山大离开了这里,但是有部分士兵因为掉队和其他一些原因,被迫留在这里。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他们来到了地势复杂的拉达克山区安顿下来,这就是达克帕部落的由来。
因此,达克帕部落坚称自己是纯种高贵的雅利安人。
因此他们对于血统看得特别重,讲究一个“纯”字,他们不与外族通婚,这种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这里是指族里的女性不能嫁给外界男性,而族内男子可以娶外族女性。

达克帕内部的婚姻观念更是奇葩,他们没有婚姻制度,也并没有固定的异性伴侣,换句话来说,他们的伴侣可以随时更换,只要是看对眼,都能成为伴侣。
这种方式他们并不会感到羞耻,反而认为是团结部落的表现。
这种伴侣的维持时间不同,最少的只有一晚上,最多的可以维持几个月,如果女性怀孕生子,生下来的孩子就由女方家庭来照顾,每个人都会把孩子当亲生的来看待,等他们年长时,孩子还要为其养老。

为了降低部落内新生儿的遗传病概率,达克帕内部还有着这样的规定,在一个家庭里面,男子是不允许和姐姐妹妹在一起的,也不能和姐姐妹妹的女儿在一起,但是允许同姐姐妹妹的孙女在一起。
造成这种奇葩的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对“血统”的看重,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最高贵的血统,其他民族血统会造成“污染”。
毫不夸张得说,虽然达克帕部落并不先进,也不发达富裕,但是他们却发自内心鄙视着大多数民族。

这一点跟欧洲非常相似,以前欧洲皇室内部有多乱,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即使在现在的欧洲,“血统说”还是大行其道,很多人拼命攀附,就为了证明自己“高人一等”。
所以说,达克帕部落是来自欧洲,是很有可信度的。
达克帕对“纯”的追求,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不光是在婚姻方面,在其他方面也要讲究一个纯字。

在他们眼中,自然的事物是最纯净的,所以,山、水、花、树、草等是很纯净的,因此,部落里不管男女,头上总是戴着花,这是最美最纯净的装饰物。家家户户都种植着不同类型的花卉,每到盛开的时节,到处都是花草的香气。
他们是典型的素食主义者,连油都是吃的自己种的植物油。拒绝所有类型的肉、蛋、奶等,只吃从地里长出来的食物。

因此达克帕部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部落,也是一个比较勤快的部落,因为光吃素食,让他们对食物的需求量很大,加上高强度的劳作,必须种植较多的小麦、蔬菜、瓜果等,才能满足一家所需。
他们对自身的要求也很高,他们会把房屋里里外外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把公认最脏的灶台都打扫得一尘不染,谁家的灶台脏,甚至都没脸见人。

这就是神奇的达克帕部落,尽管他们内心十分骄傲,幸福感很高,但因为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的发展始终止步不前,维持在很原始的水平,而特殊的婚姻制度,也让部落的人口越来越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固步自封不可取,跟外界多接触多学习,抛弃陋习,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