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中国的独立学院未来有三种出路,停止办学、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转设为公办本科院校。
吉林省有三所独立学院,未来怎么办?
今天,每日汉字就和大家聊聊。
教育部
什么是独立学院呢?
教育部“8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并在其第一条就开宗明义指出:“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于此范畴。”
独立学院建设、发展所需经费及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等措解决,实行新的办学模式,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中国第一所独立学院产生于1998年,以苏州大学申办,苏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投资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成为标志。在创办初期,这类机构统称为“二级学院”,后期则称为“二级学院”或“独立二级学院”,对申办高校的“依附性”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
长春旅游大学
不过,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提出将于2013年完成独立学院的改革,并指出了独立学院停止办学、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转设为公办本科院校的3条“出路”。
如今,吉林省内大多数独立学院已经完成了改制,成为民办本科院校。但是,目前还有三所院校依然是独立学院,分别是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那么,这三所学校未来何去何从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认为学院建立于1999年,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建立于2000年,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建立于1999年。
这些学校的校龄都超过了20年,虽然学费贵一些,毕竟让一些分数较低的学生享受了本科教育。但是,其他独立学院都已经转制成民办大学,为啥这三所学校没有通过教育部的验收呢?
其中原因众多,除了教学质量外,包括校园建设、人才数量等都是考核指标。如今,面临省内其它高校转制成功,这三所学校都非常着急。
在教育部的要求中,提出独立学院有三种出路,转成民办大学是很多独立学校的最佳出路,这种方法能让创始人持续赚钱,继续吃教育红利。转成公办本科院校,对于在校老师来说是一件好事,能吃上“公家”饭了,但是操盘者是不想这么做的,发财路断了。至于最惨的第三条路径,停止办学,应该说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2013年就要完成独立学院的转设问题,如今已经超期10年,所以这几年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吉林省这三所学校究竟该怎么走,就要看学校领导的决心,希望学校往哪个方向走了。
【作者:每日汉字】
解散吧,都是垃圾学校!
停止办学吧,高一点分录取的正规大学毕业后就业都难更何况低分入学的学生了,只是混个文凭而已,把夕凭当做入职就业的敲门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