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从希特勒指令来解读这场“最惨烈”的战争

老伍谈史事 2024-12-25 21:14:35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第一缕晨光尚未照到莫斯科的天空,德军的炮火就在苏联西部边境猛烈地开始了。在这场即将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爆发前几个月,希特勒在柏林狼穴签署了一份叫“巴巴罗萨”的作战指令。根据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档案记录,这份看似平常的军事文件,其实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篇章的开端。

《第三帝国的兴衰》作者威廉·夏伊勒在其著作中指出,“巴巴罗萨计划”的酝酿始于1940年7月,远早于其正式签署时间。德国军事史档案馆所保存的原始文件显示,这份计划的核心内容被划分成了三个方面:军事打击,还有种族清洗与经济掠夺。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埃文斯在《第三帝国的战争》里评论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军事进攻计划,更是一份具有系统性的种族灭绝方案。”

最引人注目的是计划中的特殊处理令。依据莫斯科国家档案馆解开的文件来看,这些指令具体涵盖了:处死苏军政治委员的“政委令”,创建集中营的“处决令”,还有对苏联资源进行系统性掠夺的“经济指令”。德国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施特赖特的研究表明,仅“政委令”这一事件,就致使约3.4万名苏军政治委员遭到了处决。这样的命令,不仅反映了希特勒对于战争性质的极端认知,也展现了纳粹意识形态在实施军事行动时的主导地位。

战争实施阶段的残酷程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以列宁格勒被围作为例子,从圣彼得堡国家档案馆的统计数据能够得知,在那持续长达872天的围困阶段中,大约有127万平民由于饥饿与寒冷而丧失了性命。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在《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道:“德军在东线所采用的,并非常规的战争手段,而是一种彻底的毁灭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针对苏联军队,更是对整个苏联人民进行系统性的打击。

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在2020年发布的资料里显示,苏联在那场战争中的总伤亡人数达到了2700万,其中平民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500万。德国联邦档案馆的记录显示,德军在东线的损失达到400多万人。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斯蒂芬·科特金称,“这些数字体现出的,不单是军事冲突的大小,还有种族灭绝政策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样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不但对当时的人产生了影响,还为之后的国际法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从物质损失来看,情况同样触目惊心。依据1945年苏联国家特别委员会展开的调查可知,在战争那段时间里,总计有1710座城市以及7万个村庄被破坏掉了,超出32万家的工业企业也遭受了损毁,工业生产能力的损耗达到了战前水平的40%。美国历史学家亚当·图兹在《全面战争的代价》中评估:“这种破坏程度远远超出了军事必要性的范畴,显示出明确的种族报复特征。这一点也与希特勒对待被占领地区人民以及资源的态度紧密相关,他把这些地区当作德国扩张和资源掠夺的重要目标。

剑桥大学现代史教授理查德·J·埃文斯于其著作《第三帝国与种族灭绝》中指明:“希特勒的战争指令实质上是纳粹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极度呈现。”确实,通过解密的纳粹高层会议记录可以看出,希特勒将斯拉夫民族视为“低等种族”,战争则是实现种族清洗和生存空间扩张的工具这种极端的意识形态,不仅导致了数百万的人死亡,也使得整个欧洲陷入了深深的苦难当中。

这场战争的深远影响直接推动了现代国际法的发展。牛津大学国际法教授菲利普·桑兹在《东到西方》中指出:“纽伦堡审判确立的反人类罪概念,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苏德战争中纳粹暴行的审判与反思。”这一审判不仅是对历史罪行的一次追责,也是对未来国际法制建设的重要推动。

历史常给人以深刻启示。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蒂莫西·斯奈德在其著作《黑土地》中提及:“理解这场战争的本质,不单是缅怀过去,更是防止类似悲剧再度上演。”此观点让我们明白,于当今世界,若意识形态变得极为激进,仍可能引发冲突与暴力。故而我们需时刻保持警觉,积极推动和平。

对希特勒的指令及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后,我们能更清楚地明白苏德战争为何会成为二战里最惨烈的一场战斗。这不仅是一段凄惨的历史,还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去思考人性、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那种复杂又微妙的关系。以后我们得更重视历史教训,以此防止再次犯错。

【参考文献】

1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衰》(1960)

2安东尼·比弗《斯大林格勒》(1998)

3理查德·J·埃文斯《第三帝国与种族灭绝》(2008)

4蒂莫西·斯奈德《黑土地》(2015)

【思考问题】

1极权主义是如何影响战争形态的?

2现代国际法体系如何防范战争罪行?

3历史记忆对维护和平有何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声明】

本文观点依据个人研究以及史料的剖析,仅仅体现个人的见解,并非代表任何机构或者组织的立场。欢迎读者点评指正。

1 阅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