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十二岁,就让嬴政奉为丞相,几句话让赵国国君送了十六座城池

赵梦瑶说历史 2025-02-25 16:06:18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璀璨的人物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他们凭借非凡的才华在有限的时光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国古代,就有这样一位少年神童——甘罗。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诸侯纷争、战火纷飞的年代。秦国作为当时的强国,朝堂之上人才济济。甘罗便是出身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爷爷甘茂曾任秦国丞相。甘茂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为秦国的发展立下了不少功绩,多有政绩可寻。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甘茂身上发生了不妙的转向。秦武王嬴荡在举鼎时意外死亡,甘茂身为丞相,难以完全撇清关系。新王继位后,旧臣纷纷遭到打压,甘茂无奈之下只好逃往国外,最终在魏国郁郁而终。甘家也因此走向衰落。

时间来到甘罗12岁那年,此时吕不韦在秦国权倾朝野。甘罗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才华,成为了吕不韦的家臣。吕不韦门下人才众多,甘罗能在其中脱颖而出,足见其与众不同之处。

恰逢秦国和燕国准备谋划赵国,两国达成协议后,燕国将太子丹送到秦国作为人质,而秦国则需要派使者去燕国担任丞相,以便更好地实施合谋。张唐被选定为出使燕国的人选,然而张唐私下却不愿前往。他对吕不韦诉说,出使燕国途会经过赵国,而他曾经与赵国有怨,赵王一直在悬赏捉拿他,所以实在去不了。

吕不韦听后,心中烦闷,回到府中闷闷不乐。此时,细心的甘罗察觉到了吕不韦的情绪,便问道:“您怎么如此不开心呢?”吕不韦叹了口气,将张唐不愿出使燕国的事情告诉了甘罗。甘罗听后,自告奋勇地说:“我愿意去劝说张唐。”吕不韦却摇了摇头,反驳道:“我身为丞相邀请他,他都不愿意去,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说得动他呢?”可甘罗却自信满满地回应:“项橐年仅七岁就能让孔子拜为老师,而我今年12岁了,您就给我个机会尝试一下吧,您也没什么损失呀!”吕不韦被甘罗的自信所打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甘罗找到张唐,没有直接提及出使之事,而是巧妙地举了白起、应侯和文信侯的例子,旁敲侧击地劝说张唐。张唐听后,深思熟虑,最终被甘罗说服,同意出使燕国。

可甘罗并未就此止步,他深知张唐心里还有顾虑,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主动提出要先前往赵国打点。这一举动深深触动了吕不韦,吕不韦连忙将此事如实告知了秦王嬴政。嬴政听后,对甘罗的胆识和谋略深感赞赏,批准了他前往赵国的行动。

甘罗抵达赵国后,直接面见赵悼襄王。他开门见山,向赵王详细阐述了秦国和燕国合谋赵国的计划,并严肃地警告赵王,若按照计划发展,赵国将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随后,甘罗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看似诱人的建议:“不如先拿出五座城池来讨好秦国,然后两国一同攻打燕国。到那时,赵国所拿出的五座城池,将会因攻打燕国的丰厚收获而显得不值一提。”

赵王听后,权衡利弊,欣然同意了这个方案。他当下下令将五座城池割让给秦国。随后,赵国出兵攻打燕国,收获颇丰,不仅攻克了众多城池,最终还斩获了30座城池。之后,赵国为了表示对秦国的“诚意”,又将其中的11座城池送给了秦国。

就这样,甘罗凭借着出色的智慧和口才,仅凭几句话就让秦国平白多得了16座城池。他的这一辉煌战绩,让他仅仅12岁便被秦王嬴政拜为上卿,地位堪比丞相,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历史在岁月的流转中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甘罗在12岁之后,在史书上便失去了踪迹。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他因为故意冒犯王妃,触怒秦王嬴政而被斩首。但这种说法并无确凿的历史依据,真正的历史早已被时间的长河所淹没,甘罗在12岁之后的命运,我们已无从知晓。

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难想象,以甘罗这般聪明才智,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他又怎么会轻易陷入绝境呢?

甘罗的故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的天空。尽管他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但他短暂的辉煌成就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我们应当从这个神童的传奇人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勇气。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