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阜宁)王长杰医生原创文章
在现实中,许多中医临床医生会建议子宫腺肌症患者连续服用几个月的中药汤剂,以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长期连续服用中药汤剂,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在连续服用几个月的中药后,并未看到明显的疗效,反而花费了大量金钱,最终对中医中药失去了信心。因此,子宫腺肌症被许多患者称为“不死癌症”。
那么,是否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比如一个月(30天)内,观察到临床效果呢?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患者的大量就医费用,还能减少长期服药带来的潜在风险。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严重痛经、经量过多、子宫或腺肌瘤不同程度增大等。有经验的中医临床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在月经干净后的第二天开始服用中药汤剂,一直服用到下次月经来潮前7~8天,然后更换为7天的止痛中药汤剂,继续服用至月经正常来潮时停止。剩余的22天中药汤剂则可以在月经干净后两天继续服用完毕。如果需要进行复查,建议在月经干净后第4~6天进行B超检查,以观察子宫及腺肌瘤的变化。在此期间,中药汤剂的服用不受影响。
如果在服用中药汤剂后,观察到痛经程度、月经量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即使B超复查显示子宫或腺肌瘤没有明显缩小,也可以考虑继续服用一个周期(22天和7天)后再进行复查,综合评估是否需要继续单纯使用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案。
月经后服用的22天中药汤剂主要侧重于调理气血、健脾益气,改善患者的体质;而月经前服用的7天止痛中药汤剂则侧重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缓解痛经症状。两者协同作用,既治标又治本,符合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这也打破了少数子宫腺肌症患者只想单纯服用7天止痛中药汤剂来改善痛经的想法。王长杰医生不建议患者有此想法,因为这两个中药汤剂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常见疑问许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在面对22天中药汤剂和7天止痛中药汤剂时,常常不知道应该先服用哪一个,后服用哪一个。此外,她们还担心在服用这两个中药汤剂期间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今天,王长杰医生将详细阐述这些内容,以帮助更多子宫腺肌症患者正确服用和认识这两个中药汤剂。
一、月经干净后两天服用的22天中药汤剂配方的主要组成该汤剂主要由当归、白芍、甘草、薏苡仁、苏梗、升麻、生白术、枳实、厚朴、茜草等十几味中药材组成。
服用方法这22剂中药汤剂,每天服用一剂(袋或包),每剂煎煮两次,早晚各一次,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必须在月经干净后两天开始每天煎煮中药(也可以委托附近药店或医院内加工煎煮3~4天的药液,并将未服用的药液放入冰箱保存),一直服用到下次月经来潮前7~8天时停止服用。此时,开始更换为7天止痛中药汤剂。未服完的22天中药汤剂可以留到月经干净后两天继续服用完毕。
煎煮容器煎煮中药的器具以瓦罐、砂锅为最佳,搪瓷罐次之,切勿使用铜器或铁器。如果不想重新购置器具,可以使用家中的不锈钢汤锅。目前,网上有许多全自动煎药壶可供选择,建议购买3.5升容量的分体式煎药壶,底盘为电热板,上面放置陶罐。避免使用罐底加热的煎药壶,因为其发热体为金属制品,可能会改变药物成分的分子结构。
煎煮用水每天取出一包(剂)中药,打开包装后,找到其中的一小袋黄色粉剂,将其与其他中药材一起放入锅中。第一次煎煮时,加水量应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时,加水量应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
重要提醒为什么要在22天中药汤剂的每一包中加入一小袋黄色粉剂?(见下图)这是因为该中药汤剂的原始配方中有一味通下中药,大多数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加2~3次的情况,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腹泻或腹部疼痛等不适。为了避免部分患者身体不适,特别将这味中药材单独包装。如果患者在服用后出现腹泻或腹部疼痛等不适,可以在第二天煎煮时减少黄色粉剂的用量,或直至完全不放。
煎前浸泡药物倒入药锅后,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煎煮方法首煎: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左右。煎煮过程中可稍作搅拌,特别是将浮在水面上的叶类药材向下压,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二煎:倒出首煎药液后,重新加入水,水量为首煎的一半。同样先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煎好的中药液应趁热滤出,以减少有效成分附着在药渣上。
每剂中药的煎煮次数每剂中药最少煎煮两次,最佳为三次,以充分利用药材。根据测试,每剂中药煎煮两次可以浸出约80%的有效成分,煎煮三次则可达到98%。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条件灵活安排煎煮次数。
服用期间的饮食禁忌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辛辣、海鲜、蜂蜜制品、油腻和生冷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子宫腺肌症患者不建议长期食用豆制品及红枣、阿胶、桂圆等。若与西药联用,应与西药错开服用时间。服用中药后,不要立即喝牛奶、咖啡或浓茶。
不良反应由于配方中含有通下中药,大多数患者在服用后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2~3次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可以来减少另包的黄色中药粉来降低大便的次数,直至不再添加此味中药材。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二、下次月经前7~8天开始服用的7天止痛中药汤剂
配方主要组成该汤剂主要由红花、桃仁、丹参、廷胡索、川芎、三棱、莪术、黄芪、当归、小茴香、枳壳、白术等近二十味中药材组成。
服用方法最佳服用时间7天止痛中药汤剂必须在月经前7~8天开始服用,切勿在月经来潮时才开始服用,以免增加月经量。如果月经紊乱,无法准确预测下次月经时间,可以在上次月经干净后10~12天开始服用。如果月经来潮时还未服完7天药量,应立即停止服用,余下的药量留到下次月经前几天再服用。
饮食禁忌在服用中药期间,患者应忌烟酒、辛辣、海鲜类、蜂蜜类制品、油腻和生冷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子宫腺肌症患者不建议长时间食用豆制品及红枣、阿胶、桂圆、人参、枸杞等。如果需要与西药联用,应与西药错开服用时间。王长杰医生建议患者服用中药后,不要立即饮用牛奶、咖啡或浓茶。中药虽相对安全,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果在服用期间出现恶心、心慌、呕吐、腹泻、腹痛等问题,请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以决定是否继续服用。
辅助止痛与止血措施如果在服用7天止痛中药汤剂期间,疼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持续加重,患者可以到当地药店购买西药双氯芬酸钠栓或吲哚美辛栓,通过肛门给药以提高止痛效果。选择这两种栓剂的原因是它们直接作用于肛门内吸收,相比口服止痛片,副作用更少。此外,王长杰医生建议患者如果平时月经量较多,可在月经来潮时配合服用止血中成药。可供选择的止血中成药包括断血流胶囊或片剂、葆宫止血颗粒、妇科止血灵片(或胶囊)、妇科止血胶囊、止血宝胶囊、妇血宁、断红饮胶囊、益妇止血丸、宫血停颗粒、维血宁冲剂、崩漏丸等。如果对药物选择有疑问,建议咨询临床医生后再进行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科普分享,不构成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
最后,再一次感谢审核员及网管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作者简介:王长杰医生,江苏盐城阜宁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专业探讨气血不足、痛经、子宫腺肌症、胃肠病等领域长达二十余年。二个中药配方曾获得中药发明专利证书,二个中药配方被列为省级首批保护项目之一。在此期间,撰写了二百余篇原创网络文章,并制作近百个关于这些方面的医学小视频。王长杰医生入驻平台,将继续撰写并发表探讨这些方面的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