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受到“失眠、健忘”的困扰,有时候明明疲倦不堪,但就是难以入眠,即便顺利入睡了,但很容易被惊醒,除此之外,在平日里还总是忘事,不是出门忘带钥匙,就是出门忘记锁门,有时候自己刚刚说过的话,转头就会忘记……实际上,对于这类现象,若想加以调理,就要以养心安神为主,可具体应该怎做呢?
在中医看来,养护心神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重镇安神,其二则是补养安神,就前者而言,医家会常用到一些质地沉重的药材,其中多以矿物类中药居多,例如朱砂、磁石等,虽然这些药材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但矿物类药材里却大多都含有很多杂质,因此,若是使用不当,也有可能会诱发其它的病症;而针对后者,则会多用一些滋补的中药材来加以养护,即通过滋补心阴来缓解病症,这种方式往往也更适合绝大多数人。
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方剂,就是来自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安神方,它就是“孔圣枕中丹”,整个方剂的中药配伍并不复杂,只用到了四味中药材,分别是龟甲、龙骨、远志以及石菖蒲,可以用酒水送服,据说,长期服用还可以“令人大聪”。说到这可能会有人感到疑惑了,仅由四味中药组成的药方,真的可以“令人大聪”,治疗失眠健忘等病症吗?对此,我们不妨一起来探索一下。
在古代,人们若是要想功成名就,就必然要经历科考,而想要顺利通过考试,除了要有过人的聪慧外,拥有良好的记忆力也非常重要,因此,古人便利用了很多药方,以此来帮助提升自己的记忆力,比如,在明代孙一奎的《赤水玄珠·健忘门》中,就收录了三首与读书有关的成方,而这三个方子里,就都有这两味药材——石菖蒲和远志。
其中的远志,就是远志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味道辛苦,药性偏温,主要归入心经、肾经和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的作用,虽然它看似普通,但却是《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中药,甚至还被医家视为“养命”的要药。
而石菖蒲也同样是味道辛苦,主要归入心经和胃经,不仅具有开窍醒神、宁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还能化湿和胃,其实,关于这味药材最早的记载,是在晋代医家葛洪的《抱朴子》中,当然,在《神农本草经》里也有关于这味中药的记载,其主要用于治疗和缓解风寒湿痹。
中药里的配伍一般都是有讲究的,要么就是为了制约一方毒性,要么就是增强药性,以便于更好的发挥功效,而石菖蒲和远志的配伍,就是特别适合的一对,这两者性味相似,可以增强原有药材的药性,此外,远志药性偏温,心肾相交,而石菖蒲辛散温通,可开窍醒神。
而当中的龟甲,其实就是龟板,其味甘性寒,归于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心补血的作用,既可以治疗小孩子出现的鸡胸、囟门迟闭,同时还能缓解老年人常见的失眠、健忘等病症。
最后这味药材就是龙骨了,它作为中医里的“安眠药”,具有很好的镇静安神之效,并且其归入肝经,还具有平肝潜阳的效果,既能够纳摄阳气,同样也能收敛阴气,这两味中药都是血肉有情之品,一阴一阳,用以补充自身阴阳平衡。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