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加速探测!台海水文研究船驶入高雄

国际新视野站 2025-02-25 11:38:51

美军调查船停靠高雄引发争议美国海军的驱逐舰“约翰逊”号在12日才护送了一艘叫“鲍迪奇”的美国海军勘测船缓缓穿过台湾海峡,现在又传出另一艘原本是美国海军研究船的“托马斯”号,在22日停靠在了高雄港,这事儿立刻引起了不少争议。台湾的“菱传媒”网站就说:虽然台湾防务部门的官员解释说,“托马斯”号只是在做海洋科学研究,并没有军事或防务方面的目的,但是考虑到不久前“鲍迪奇”号在台湾海峡测量水文的情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说明美军正在加强对台湾海峡的水文、地形和海洋噪音情况的调查。

美科研船“托马斯”号停靠高雄根据台湾“菱传媒”网站的独家报道,美国的“托马斯”号科研船在22日上午10点左右停靠在了高雄港的第三货柜中心码头,预计会在27日上午7点离开。资料显示,美国的学术研究船队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军研究办公室以及多所美国大学和实验室共同组成,目前拥有17艘海洋调查船和各种潜水器、自主航行器。“托马斯”号原本是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的财产,现在由华盛顿大学租用,并用于科学研究。它已经正式成为美国学术研究船队的一员。从学术角度来看,“托马斯”号进入高雄港似乎与军事无关,但考虑到它的功能和历史背景,人们难免会从军事角度去思考它的目的。这艘重达3095吨的“托马斯”号配备了康斯伯格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可以绘制10到5000米深的海底地图。通过回声测深仪、海底声呐系统和双频换能器的配合,研究人员可以更精确地创建海底图像。“托马斯”号还配备了测量海水特性的电导率温度深度系统、测量水流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先进设备。从这些功能来看,它简直就像一艘军民两用的特种船只。虽然从学术角度看,它是用来研究海洋水文的工具,但从潜在的军事侦察角度来看,它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舰频繁台海周边海域活动根据公开记录,“托马斯”号曾在2018年4月15日至18日、5月3日至17日、8月5日至19日,以及10月16日至18日,在台海、菲律宾和帕劳等海域进行过水文调查。这次“托马斯”号出现在高雄港特别引人注意。出了高雄港就是台湾西南海域,这片海域非常适合潜艇活动。再往北就是台湾海峡,往南是南海,向东则是巴士海峡。这些海域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中都非常重要,“托马斯”号出现在高雄,难免让人猜测它的真正目的。台湾的“菱传媒”还提到,“托马斯”号的到来让人想起前不久刚刚穿越台湾海峡的“鲍迪奇”号。这艘船也是做水文测量的,主要用来监测海水的盐度和温度,绘制水文图。船上还有先进的拖曳式声呐系统。这次“鲍迪奇”号花了两天多时间穿越台湾海峡,为了安全,“约翰逊”号军舰还进行了护航。外界普遍认为,“鲍迪奇”号这么做的背后肯定有美军的特殊军事意图,它的行动很不寻常。

美军无人舰艇计划探测台海水文岛内军事专家揭仲提出了一个看法:“鲍迪奇”号在台湾海峡的活动可能和美军的“地狱景观”计划有关。美国海军打算制造数千艘无人舰艇,在战争期间把这些舰艇投入到台海区域,希望通过这种“不对称”的作战方式来对抗解放军庞大的海上舰队,为美军的到来争取更多时间。要实现这个目标,了解台海周边的水文情况就非常重要了,因为这有助于在战时更有效地投放和部署无人舰艇。这次“托马斯”号出现在高雄,肯定是为了进一步探测台海水文条件。这些信息对美军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将来在战时,他们可以更好地部署水下潜艇和无人潜航器。所以,“托马斯”号出现在高雄的背后目的绝对不简单。

0 阅读:14

国际新视野站

简介:用全新视野观察世界,发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