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段时间美俄双方谈判的开始,面对国际政治局势的巨大改善,俄罗斯方面也是继续加码,开始在战场上给予乌军更大的压力。
就在美俄会谈结束没多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公开说明了俄军在战场上所取得的进展,一部分俄军更是越过了库尔斯克地区的俄乌边境。
那么,俄军越过库尔斯克边界对战场局势有何影响?在战局和国际局势都完全不利的情况下,乌克兰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呢?
库尔斯克战局库尔斯克地区的战事想必很多人都十分关注,在去年年中的时候,乌军抓住了俄军在这一地区的防守漏洞,发动了突然袭击,导致战场从乌克兰转移到俄罗斯境内。
乌军的这个战术成功在当时还是产生了不小影响的,因为无论怎么讲,这都意味着战局已经从乌克兰境内发展到了俄罗斯境内。
这无论是对于乌克兰的国际观瞻,还是未来的谈判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因而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纵使俄军在乌东地区的攻势多么多么猛烈,乌克兰方面也依然将宝贵的战略预备队部署到库尔斯克地区,以保住自己的战争成果。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库尔斯克这样一个乌军起先并没有建设常备防御工事的地区,乌军的防守是十分艰难的。
在这期间,除了兵力上的重大投入外,乌克兰还将宝贵的重型火炮和防空导弹向前都部署到库尔斯克,以支持那里的战事。
而这也让乌军这极为宝贵的技术兵器损失惨重,哪怕是“海马斯”火箭炮这样的压箱底装备,都在库尔斯克战区损失了多辆。
即使这样,随着战事的不断进行,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控制区域其实也在不断缩小,这就让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战况变得十分艰难。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侵入库尔斯克的乌军部队,其主要的后勤补给自然就是连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公路。
可俄罗斯自然也十分明白这一点,因而从俄军在库尔斯克的进攻方向上来看,其首要目的不是收复失地,而是尽可能的切断乌军补给线。
在俄军的进攻下,乌克兰军队的补给线其实已经遭受到了十分严峻的破坏,只有少数几条公路还在乌军手中。
因而为了能够彻底的切断乌军补给,俄军就需要尽可能的扩大战线,于是便出现了普京所说的,俄罗斯军队越过库尔斯克边界的情况发生。
如果乌克兰方面不能派出部队加以阻止的话,那么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战场局势将会进一步的恶化。
然而,对于现如今的乌克兰而言,战场局势的恶化其实还不是最危急的,美国对于乌克兰局势态度的转变,才是他们更加需要担心的事情……
乌克兰的结局前两天,美俄之间在沙特进行了一场会谈,尽管这场会谈取得的实质性成果也仅仅只是两国恢复了大使馆的人员配置,其他更多的只是一种表态。
但对于连会谈都没有参与的乌克兰来说,美俄和谈其实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双方的和解必然会建立在乌克兰利益受损的情况之下。
所以在和谈结束之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表态也是十分强硬,他不仅公开表达了自己不会接受“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和谈”结果,甚至还在之后的采访中,对特朗普进行了嘲讽。
可特朗普怎么会是“省油的灯”?
在此之后,特朗普以及他圈子中的核心成员,都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泽连斯基更大的嘲讽和指责,从这一点上来看,美乌之间(至少是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其实已经“撕破脸”了。
然而,对于乌克兰而言,即使从整件事情上来看,在血腥的战争中战斗了三年的他们,才是应该感到愤怒和不满的一方。
但问题是,以乌克兰的综合实力,如何能够与实力强大的美国讨价还价呢?
只要美国稍微念一念“紧箍咒”,那么无论乌克兰方面再怎么“嘴硬”,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也只能是服从。
这无疑是十分悲哀的,因为俄乌冲突爆发的重要原因,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东扩,甚至不惜通过颜色革命等手段,从而导致乌克兰内部建立了亲西方的政权。
对于在这个亲西方政权下的乌克兰人而言,西方的支持以及他们对于西方世界的美好诉求,才是他们愿意冒着和俄罗斯开战的风险,而选择加入西方阵营的原因。
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付出如此巨大代价所换来的,却是被彻底抛弃的下场,这无疑是一场悲剧。
结语“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乌克兰现如今的结局告诉我们,将希望寄托于所谓的外力其实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被抛弃的命运。
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残酷的国际社会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