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外媒炸锅了!英国《金融时报》爆料,特朗普政府正密谋绕过联合国,直接授权企业去太平洋5500米深海“狂挖”镍、钴、稀土 。
消息一出,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直接拍桌:这是公然违法! 中国、俄罗斯、法国等近40国齐声反对,环保组织更怒斥这是对全球合作的“一记耳光” 。
但美国铁了心要“单干”,理由是“中国卡了我们稀土脖子”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比资源争夺更危险的信号——如果规则制定者带头破坏规则,世界会不会倒退回“弱肉强食”的野蛮丛林?
“挖矿大战”背后的致命逻辑链
美国70%的稀土依赖中国,F-35战机生产线差点因中方出口管制瘫痪 。为了“去中国化”,美国盯上了海底多金属结核——这些“深海土豆”蕴藏的镍钴储量远超陆地 。但问题在于:国际海底资源属于全人类,开采必须通过ISA审核 。而美国虽参与起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拒签协议,如今想用国内法“强闯” 。这相当于在赌场输了钱,直接掀桌抢筹码。
破坏规则的“多米诺骨牌”
美国的算盘很精明:
1.技术我有(洛克希德·马丁早布局深海勘探 )、
2.法律我改(援引《深海底资源法》)、
3.盟友我拉(加拿大矿企已递交申请 )。
但一旦得逞,后果不堪设想:俄罗斯可能效仿开发北极海底,日本争夺太平洋矿区,小国无力抗衡只能沦为资源附庸 。
更可怕的是,深海生态极其脆弱,采矿沉积物将窒息海洋生物,噪音污染扰乱生态系统,恢复需百万年 。
今日美国挖稀土,明天世界可能遍地“生态坟场”。
人类需要怎样的未来?
国际社会不是没规则——ISA的“三权分离”制度明确资源属全人类、开发需合作、收益要共享 。但美国的行为暴露了机制软肋:大国能用资本和技术“绕道”,小国连投票权都没有 。若放任这种“霸权式开采”,我们迎来的不会是新能源革命,而是资源战争与生态灾难的双重绞杀。
深海不该成为“法外之地”,资源博弈更不能变成“谁拳头硬谁说话”。当美国挥舞着国内法冲向海底时,全世界该清醒了:建立真正公平的全球治理,比争夺几块“深海土豆”更重要。否则,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而这代价,或许是整个星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