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孩子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因为该不该逼孩子学习成绩而争论不休。
大人们有的人觉得,成绩不好孩子未来岂不是没希望,而有的人则认为,这个时代,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大人的讨论,小朋友们在一旁玩耍,自顾自地笑得特别开心。
这个场景常常让我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今作为年轻父母的一些思考。
回忆起小时候,我与弟弟相差13岁,几乎是半个小妈妈。
在他面前,我常常表现出一种“严厉”的状态。
弟弟五岁的时候,我就催促他学习认字写字。
他不识字时,我会非常生气,总觉得他应该像我想的那样“好好学习”。
那时的我把学习看的极重,认为时间就是要用来学习的,否则就是浪费。
后来,我的外甥女出生了,对她的教育我又有了另一种“执念”。
我劝姐姐让孩子多听英语,因为据说0到6岁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
那时候我坚持认为,只要孩子多听就一定会有用,但我姐觉得孩子听不懂,烦得要命。
时光流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双胞胎孩子。
回头看我对弟弟和外甥女的要求,简直有点“鸡娃”的意味。
可是当自己成为了父母,生活并不如想象那么简单。
我们夫妻负债,当生活的压力压得我气喘不过来时,我才意识到,孩子健康和快乐是多么重要。
成长中的烦恼与反思与婆婆一同带娃的经历,充满了各种现实的矛盾。
生活在农村,经济紧张,夫妻感情也因经济压力而紧张。
我从一个满心期望孩子“要成才”的小姑娘,变成一个更加理解生活艰辛的母亲。
婆婆年纪大不想带娃,而我们又不得不依赖她,每天生活在鸡飞狗跳的状态中。
这种情况下,我和老公都在努力撑着。
老公每周末回家,尽力在家人之间“和稀泥”。
我曾经以为,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一切就会好起来。
但现实告诉我,压力和焦虑只会带来更大的失望和痛苦。
看到其他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操的心,我也从旁观中积累自己的反思。
似乎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成绩是次要的,他们能开心显得更珍贵。
漫长且艰苦的生活,让我意识到,孩子的心态健康,比拿高分更加重要。
鸡娃不如鸡自己:教育还是快乐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领悟到一句话:“允许工作见不到钱,也允许孩子学习见不到分。”
孩子成才的确是大人的愿望,但我们被这些无形压力框住时,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幸福感。
希望他们学习,是希望他们有个好未来;但自由和快乐,也许才是孩子们自己的道路。
当我们步步紧逼时,是为了让他们过得更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呢?
逐渐,我试着放下对孩子学习的高要求,把精力转到鸡自己——努力提升自己,为他们创造条件,但不去逼迫。
享受生活的简单快乐,带他们体验自然、相处时光,而不是被束缚在成才的束缚中。
生活教会了我一个道理:忙碌和压力没有终点,而孩子们的笑声是无价的。
也许我们这一代90后的父母,承受了很多无奈和焦虑,但在这些磨砺中,我们也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
所谓“大人才”,不见得全是成绩的体现;孩子们的笑容、自信与从容,或许更值得我们在意。
抱着这样的念头,我愿意继续走下去,期待未来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