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说没就没的学区房。
近期,呼和浩特发布的新政策给了全国一点小小的震撼——
为了生孩子,放了一波大招。
其一,领先全国的资金补贴!
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0000元;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0000元,分5年发放;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0000元,分10年发放。
与部分城市做个对比,杭州三孩补贴5万、沈阳合计3.6万、四川普遍城市为2-3万……
呼和浩特的生娃补贴,处于断层领先位置!
但,这还不是重点!
其二,敢为人先的教育补贴!
何为教育补贴?
简单来说,就是送学区!
首先,二孩家庭。
二孩入学遵从“幼随长走”、“就近择优”的原则。即,二宝可读大宝的学校,或选择临近的好学校。
一定程度上,打破学区限制。
其次,三孩家庭。
三孩入学可在全市进行自由选择。即,全呼和浩特的学校,任君挑选!
彻底打破学区限制。
咱们分析分析这一招有多狠。
从学区价值的角度出发,
呼市优质的学区有落凤街小学、内蒙古农大附小。
以落凤街小学学区划分范围内的小区为例,交通设计院住宅楼的房源总价门槛约50万,其它小区房源总价普遍在70-150万的区间。
呼市三孩送的学区,价值少说也能值个50万。
从政策影响性出发,
学区房制度被划开了一道口子。
所谓的学区房制度,本质就是通过购房置业获取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越好,那么需要购置的房子的价格就越高。
学区房制度下,
优质教育资源成就了好房子,让学区房越卖越贵。越卖越贵的学区房带来了更优质的生源,让教育资源显得更优质。
于是,
学区房的生态,变得固若金汤。
想要进入固若金汤的学区生态中,除了买房以外,还有两种办法——
要么你是万中无一的读书天才,自然可以力破之;要么你有深厚的人际圈子,也有“巧办法”。
可是,
现在你却告诉大家:生三胎能挑学区。
表面上看,是给予三胎福利。
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区房的底层逻辑被打破了。
原本,通过买房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是唯一的路劲。
现在,有人重新开出了一条道。
那么,
原本以学区房制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价值观,也将轰然倒塌。那么,学区房还能叫学区房吗?而对已经成为学区房业主的朋友来说,就难受了,更一觉醒来,家被偷了。02为啥呼市这么勇?
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学区房制度,呼市说干就干自然是有原因的。
直接原因!
学区房早就跌麻了。
过去几年里,呼和浩特学区房跌了不少。
与高峰期相比,不少小区的跌幅超过30%。关帝庙小学片区、北垣街小学片区房价均跌了305以上;青山小区片区跌幅高达37.6%;南门外小学区片区跌幅达43.3%,接近腰斩。

当然,这不是呼和浩特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行情下行。
以杭州为例,
最出名的学军小区的学区房文鼎苑,2021年卖出过12万/㎡的价格,今年的价格仅为5万/㎡。
从12万/㎡到5万/㎡,文鼎苑跌没了一个中产家庭。
以北京为例,
不少学区房跌幅超过40%。
东王庄两居室高点成交价626万,同户型2024年10月的成交价是378万,跌了248万,跌幅约40%;右安门内西街一居室高峰成交记录是516万,同户型大跌211万,跌幅约41%;
花园路3号院两居室曾有过成交价是568万,去年年底成交324万,跌幅约43%;长青园2022年一居室成交价446万,去年年底成交是271万,跌幅约40%……
很显然,
比房子更会跌的,是学区房。
学区房跌了一轮又一轮,作为学区房的业主早就能意识到:学区房已一步步走下神坛。
此时此刻,
再给学区房制度划开一道口子,无人在意。
深远原因!
学区房制度难以为继。
先看呼和浩特的人口情况。

通过上表统计的数据,很直观地能看出呼市的人口年年有增量。
2014年-2023年期间,共增加约50万人。
看到这里,你就会奇怪——
按照常理来说,呼市人口在持续增加,学区房的价值也会水涨船高,怎么偏偏反过来了?
咱们得分析这些增量的主要来源。
1.外来流入人口。
2023年,整个内蒙古仅有呼和浩特和包头的常住人口正增长,其余地区的人口均为负增长。

由此可见,
呼市的人口增量,一大部分就是靠流入人口,靠虹吸周边地区的人口。
2.自然人口由增长。
2014年-2022年,呼和浩特每年的自然人口都处于净增长。
那么,
这两个部分增量各占多少呢?
单看2022年,
自然增长部分仅占2%。
剩余的98%,基本上要靠外来流入。
紧接着,就是转折年。
2023年,呼市出生人口为2万人,死亡人口有2.27人。
自然人口减少0.27万人。
你再看,
自然人口的减少,是难以抵挡的大势——
2014-2023年,自然人口增量一年比一年少。
2014-2023年,新生儿量一年比一年少;
那么,
读书需求也会一年比一年少。
也就是说,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很快教育资源就不会不均衡了,那么通过买房置业来获取更好教育资源的路径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于是,
呼和浩特做了个胆大的决定。
既然学区房会越来越不值钱,
那索性趁着现在的学区房资源还值点钱出个刺激政策——
生三孩送学区!
用学区资源,倒逼家长们多生一个。
当你这么理解时,就会恍然大悟——
这哪是在打压学区房,这分明就是在拯救学区房!03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最后,用这八个字总结一下“生三胎送学区”的创新政策。
短期利空,
生三胎送学区撕开了学区房制度的口子,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被学区房的“垄断”,从而加速了学区房的贬值。
长期利好,
首先,房地产的最底层逻辑是人口。
如果呼和浩特的政策能刺激生娃,那么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性发展自然就是个大利好。
况且,三胎家庭本身就有更强的住房需求。
你想想,
你要是家里有三个小孩,你不得换个更大一点的房子。
最后,“生三胎送学区”的创新政策再一次向大家展示了——
政策的开放性!
接下来,请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力。
咱就围绕着“送学区”这个核心政策展开讨论——
1.如果换个城市呢?
呼和浩特生娃送学区或许不够震撼,那么杭州呢?
杭州文二新村小区所对应的名校是学军小区,单价高达6万/㎡,而周边条件基本相同的非学区老破小单价不到3万/㎡。
即,学区价值达3万/㎡。
此外,文一街小学、保俶塔实验学校的学区房,抛除其它价值外,学区价值也能达到1.5万/㎡左右。

也就是说,
杭州的顶级学区,值个100万问题不大。
你别说,你可真别说!
100万生三胎,绝对有人得心动。
2.换个政策力度。
如果说生三胎送学区的标准定得太高了,
那二胎就送呢?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生二胎的意愿。
只要稍加一些学区刺激,恐怕不少一孩家庭要准备升级了。
3.换个套路。
如果你是一个秉承着“靠学区不如靠努力”理念的孩子妈,那么此时出了一条政策叫做“多孩家庭高考加分”,你难受不难受?
冲着高考加分,我也得生。
4.再来一个最狠的招儿。
到这一步,
咱们不谈学习,不谈教育,咱们直接站在终点说话——
咱们谈工作!
如果多孩家庭,能优先安排工作。
你心不心动?
以上,就是政策的开放性。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所以,
许多人都说:到现在为止,政策已经出到底了。
我想说,
远远没有!
随着各个城市限购、降首付比例、降利率等常规性政策出完,还会有一个又一个非常规性政策。
这些政策,足以让你瞠目结舌。
尤其是在一二线这样的城市,
每拿出一件非常规性的武器,都将产生爆炸性的杀伤力。
所谓的“三胎送学区”,仅仅是刚开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