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两进荣国府,拿回家一百二十八两银子一吊钱,以购买力来计算,相当于如今20万只多不少。
这么一大笔钱,如果运用得当,虽不太可能大富大贵,却也能改变王狗儿家现状,小富即安没有问题。然而,事实会是如此么?只怕她的危机才刚开始才是!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刘姥姥拿钱回去,家里有钱可保无虞,按说是好事。为什么会说危机才开始呢?皆因“福兮祸所依”,好事背后往往也是有代价的。而刘姥姥要承受的代价有两个,稍一不慎也会万劫不复。
一、王狗儿“狗改不了吃屎”王狗儿家本不穷,只是兜里没钱的“贫”。怎么形容呢?就相当于如今有房有工作还没贷款,就是银行卡里没余额。
导致这种情况,责任就在王狗儿其人好吃懒做。刘姥姥对此说的很清楚。
咱们村庄人,那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引第六回)
王狗儿不成器,指望刘姥姥拿钱回去后就洗心革面的励精图治,纯属痴人说梦。更大的可能反而是“狗改不了吃屎”,依然故我。
甚至不排除王狗儿得了钱后更加躺平,买卖不做,地也不种。这是有迹象可循的。
因为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打抽丰,贾府已经给了二十两银子,按说人家救了急,是无论如何不能再来的。第二年拿着一点瓜果就说是报恩,谁能相信?这次来了,贾家要不要再给钱?
从刘姥姥算的螃蟹账是二十两银子来看,她分明是在暗示还要钱。这岂不就是尝到了空手套白狼的甜头还想要?
刘姥姥肯定不愿意再来,自然是王狗儿撺掇“逼迫”,可见这小子根本就不是良善。要不也不会帮助周瑞“争地”了。自古争地,哪有不让人家破人亡的。
所以,曹雪芹给他取名“狗儿”,就是暗示他狗改不了吃屎,有了钱也不会振作。
刘姥姥拿回家的钱,也不可能做主,都要交给女婿。王狗儿有钱是祸非福,不给家里带来灾难已经是好的了。
从巧姐判词图画在荒村野店纺绩也能看出,嫁给王板儿后,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也能知道一些后刘姥姥时代的情况。
二、巧姐的风险除了得钱后,王狗儿的福祸相依之外,更大的风险实际来自巧姐。
刘姥姥最光辉的反转就来自于贾家抄家后,在大多数人不论亲疏都避之不及时,她逆流而上收养了巧姐。然而,这件事的风险也是特别巨大。
贾府当时抄家,是仅次于杀头的大罪,可见所犯罪行之重大。所谓“狠舅奸兄”尽管因80回后故事缺失,续书内容一言难尽,但依旧可以从80回前的伏笔找到关键线索还原。
第二十四回,贾芸求职遭遇“狠舅奸兄”卜世仁和贾芹,得醉金刚倪二仗义援手,就是日后巧姐遭遇“狠舅奸兄”王仁和贾芹,得刘姥姥仗义收养的伏笔。
奸兄是贾芹,狠舅王仁就“不是人”,醉金刚倪二就是刘姥姥之影。所以,不存在刘姥姥倾尽家财赎回巧姐之说。只有适逢其会仗义收养巧姐的义举。
首先,巧姐是贵族之女,父族被抄家,母族尚无恙,沾亲带故的达官显贵尽多,她又是无罪之身,那时候没有官办教坊司,青楼都是私娼,如何敢买她!
其次,刘姥姥根本没能力从妓院手里救出巧姐,王狗儿也绝不可能给她钱。
最后,收养巧姐已经是冒着巨大风险,稍一不慎就会受连累掉脑袋了。
贾府抄家,根据焦大醉骂的“红刀子进白刀子出”,贾元春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的影射,无疑是因宁国府参与谋逆,连累了荣国府而抄家。
宁国府肯定是灰飞烟灭了。荣国府尽管留了一命,但谁知道有没有借题发挥的再判重罪?王仁怕被连累不敢收养巧姐,就是怕被秋后算账。刘姥姥不怕,收养巧姐在家,可不是多一张嘴那么简单,是实实在在脖子上架一把刀的危机。
要不说刘姥姥是仗义每多屠狗辈呢,在危机和大义面前,“狠舅奸兄”都退缩时,唯有她老人家站出来,什么打抽丰,嗟来之食全都是瑕不掩瑜。
危难之时才见真情,刘姥姥壮哉!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