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病得快死,为何骂走唯一能救他的神医?只能说,刘邦本质确实是一个令人叹服的善良人

小宸说历史 2024-05-25 10:23:01

《史记·高帝本纪》曾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公元前196年10月,刘邦率军亲自征讨反叛的淮南王英布,并将之临阵诛杀。为了击败这位反王,刘邦像往常一样亲临前线,并不幸被射了一箭。此时的刘邦,已经是年近70的老人,年老体衰再加之舟车劳顿,致使他的病变得越来越严重。从当年10月到公元前195年3月,刘邦所受的箭伤不断反复,已经到了全面感染的地步。他每天发着高烧,眼看就要不行了。就在这时,吕后不知从哪为刘邦找了个神医。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对于刘邦的病,这位神医还是很有把握的。他对刘邦说:“疾可治。”

按理说,求生欲是每个人类的本能。当时的刘邦就像一个即将溺水的人,按理说绝不会放过水里漂浮的每一个救生圈,甚至一块烂木头。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刘邦的表现却相当惊人,他对着一生破口大骂:“我本是布衣,手提三尺剑攻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我的命是天给的,即使扁鹊复生,也治不了我?”不让治疗,还骂人。按照现在的标准,刘邦可以妥妥得判定为医闹。要知道在当时,这位神医或许是唯一能救他的人。然而刘邦将医生骂跑后,却做了个匪夷所思的举动:“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

也就是说,刘邦在骂完后,反而给了医生五十斤黄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么,刘邦为何要痛骂医生,又为何要给医生钱呢?他之所以会骂医生,不接受他的治疗,是因为刘邦自知自己的状态已经相当凶险。虽然存在治愈的可能,但病告不治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如今神医拍着胸脯说可以治,如果到时候治不了,凶残的吕后岂能放过他?因此刘邦当面用最激烈的语言,将神医骂跑。而他的骂,完全是做给吕后看的。如果不骂,表现得坚决,吕后还会送更多医生到自己身边,这样就会给更多人增加危险。事后,刘邦又给了医生五十斤黄金,实际就是为了向医生表达歉意。

很多人都认为,刘邦乃是刻薄寡恩之人。然而在《史记》中,刘邦却经常被他人成为“仁厚长者”,与“所过之处”皆残破的项羽不同,刘邦几乎从未屠城,也从不抢掠百姓。作为一介布衣,刘邦即使当了皇帝,其身上仍带有仅属于普通人的善良光辉。我们不应抓着韩、彭、英的死,就说刘邦薄情寡义,忘恩负义。说实话,这是形势使然,由不得刘邦仁慈。总之,虽然刘邦全身都是缺点,但在他身上,总能嗅出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性的光辉。而正是刘邦的宽宏大度和容人之德,让他汇聚了全天下的英才,最终威加海内,建立横跨440年的巍巍大汉。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2000年从未被超过的史学巨著。从文学性来说,它有无韵之离骚之称;从史学上来说,它奠定了24史的基本题材;而从实用性方面来说,《史记》也是一本谋略之书。在汉代,《史记》为皇家所垄断,被称为禁书,甚至连诸侯王也不准借阅,而这就是因为《史记》隐藏了太多不传之谋略。都说“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而且隐藏着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败的奥秘、可吸收借鉴的智慧,让人生少走弯路。笔者看《史记》不下50篇,连书都被翻烂了。因此,我们可以多读《史记》,通过读这本书,你就像多活了4000年(从五帝时期到现在)。有人会觉得原版《史记》是文言文的,有些晦涩难懂。

1 阅读:6

小宸说历史

简介:讲述大国事迹,弘扬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