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距离贵阳120公里的小镇,隐藏着中国最早的航空发动机厂

历史可以很好看 2018-02-11 12:59:10

就在上周末,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羊场镇的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厂入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这次发布会于1月27日下午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主办方为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在会议上揭晓的这批名录,涵盖了造船、军工、矿业等主要门类,共有100处具有代表性以及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

在贵州省范围内,仅有这座一座中国最早的航空发动机厂入选,那么为何是它呢?

在抗战时期,为了建立强大的空军,生产飞机十分重要,特别是核心的发动机。为了筹措资金向美英两国引进技术,发展航空工业,中国第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当时对外名称为“云发贸易公司”)于1941年在毕节市大方县成立。

其实这座厂原本是要建设在云南昆明,但是由于日军得到情报,将厂址炸为平地。后来总工程驾车沿着滇黔公路寻找新的厂址,得知大定县(今大方县)羊场坝有一处“乌鸦洞”的特大溶洞可以利用,所以最终选址于此处。

1941年到1943年是厂房的基础建设期,在1943至1946年,这座厂生产出我国第一批自制航空发动机32台。后来经美国莱特工厂鉴定,认为合格。可以说,它是中国航空工业历史上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同时又研制出中国第一批航空发动机。

但历史的兴衰总是让人感慨万千,这座曾经辉煌的制造厂又逐渐被人忘却。如今,这座厂址剩下主厂房、翻砂车间、金加工车间、辅助用房等主要遗存,随着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它的价值将被更多人认同。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