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新中国首次举行授衔仪式,上千解放军指战员华丽转身,成为新中国开国将帅。
这千余人无不是能征善战之辈,但几十年时间过去,绝大多数人的威名还是消散于历史的尘埃之中。直至如今,能够为人民所熟知的那是少之又少。
而在几位元帅、大将之外,有一位上将的名字可谓是最为人熟知,他就是许世友!
这位新中国上将素来以鲁莽粗犷之脾性而闻名,大多数人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无论是好还是坏,许多人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向鲁莽粗犷的许世友,到底为啥能够在我军混得风生水起?出身红四方面军的他,为何能够得到毛主席的高度信赖?他又是怎样安然度过那动荡不安的十年岁月的?
点个关注,一起了解许世友不为人知的智慧。
一眼识人的过人眼光说起许世友将军,很多人头脑中的第一印象,恐怕都是个会武功的鲁莽壮汉,也许不少人还会不知不觉间将其形象与那水浒传中的花和尚相提并论。诚然,许世友有自己粗犷鲁莽的一面。
无论是平日里的生活作风而言,还是在面对许多事情上表现出来的作态,都显然非常的冲动鲁莽,显得此人不稳重。
例如,传闻中许世友延安时期曾经“拖枪叛逃”、授衔后主动向周总理讨公道、毛主席去世后带枪守灵……
这些事似乎都说明了许世友此人,是位性格爆裂、易冲动鲁莽之人。
但事实上,真正的许世友却有着许多人没有的智慧和精明,这份智慧和精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透。
这份精明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实际上就体现在许世友的识人能力上,红军之时,追随张国焘便是重要体现。
作为鄂豫皖苏区创建过程中的重要干将,许世友最早是许继慎等人一手提拔起来的,按理说应该紧跟着许继慎等人身后才是。
然而,自打张国焘来了苏区之后,许世友将军却很快与他们划清了界限,不主动参与领导们之间的斗争。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许世友不就是个摇摆不定,忘恩负义的小人吗?实际上并非如此。
要知道,彼时的张国焘在党内地位奇高。作为中共的重要创建者,张国焘自建党伊始便长期位居党内重要职位。
无论是嘉兴建党、南昌起义,还是在党组织初期发展过程中,其身份地位都未曾改变。
后来,张国焘赴苏更是搭上了共产国际方面的关系。以彼时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敬畏来看,共产国际派驻的使者,在国内共产党人看来无一不是惹不起的钦差大臣。
1931年,身为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张国焘自苏联回国,开始主持鄂豫皖苏区党政军全面工作,试图彻底将鄂豫皖苏区化为自己的一言堂。
身负国内国外双重身份,张国焘在鄂豫皖名义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无比崇高。
彼时的许世友,也就是个一心只晓得听命打仗的红军将领,哪里敢同这样的中央大员斗争。在许世友这位比较传统的军人眼里,军人最重要的天职就是听从命令。公然与“钦差大臣”唱反调不是一个军人该做的。
更重要的是,张国焘这位钦差的手段远不是鄂豫皖苏区众人能够相比的。许世友一早就看清了这点,因此主动选择了远离。
多年后,谈起这些往事,许世友仍感叹称:“老张的手很黑,党内除了主席,一般人斗不过他。”
尽管鄂豫皖苏区领导许继慎、曾中生、旷继勋等人很有才干,但政治斗争能力并不强。在张国焘的肃反大旗之下,许、曾等人纷纷殒命。从鄂豫皖到川陕,张国焘以肃反名义将四方面军内几乎所有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将领全部清洗。
短短4年多时间里,四方面军从高级领导到基层干部,几乎都遭到了他的荼毒,无数指战员丧命在自己人手中。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世友不仅没被打倒,反而因为“不主动反抗”逐步成长,成为了仅次于王树声的四方面军大将。
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许世友在识人方面的精明吗?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认识到“老张”心狠手黑,党内几乎没人搞得过他,在此后多年的革命岁月里许世友几乎是认准了张国焘。
即便是抵达延安后,许作为四方面军将领依旧还对张国焘存有认可之意,也因此闹出了“拖枪叛逃事件”。
“拖枪叛逃”事件中的别样智慧许世友的精明与智慧,在所谓的“拖枪叛逃事件”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听信传闻中中央意图对张国焘乃至四方面军将领展开全面批判,许世友心中恐惧。加上西路军远征大败,一心紧跟张国焘的许世友自认未来前途渺茫。
愤懑之下,他组织起一批四方面军将领,提出了南下四川寻找四方军余部,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的想法。还未等计划周全,因王建安临时反悔上报,此事最终败露。
许世友等一干将领很快遭到中央逮捕,其中作为主要组织者的许世友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最终在考虑到党内团结等一众因素后,中央判处了参与此案的众人6个月至1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尽管遭遇了惩处,但许世友内心仍旧是十分气愤的。
也许其中有中央对张国焘的持续批判,也有将其扩大化到四方面军全体将领的缘故。总而言之,在禁闭受罚期间,他的情绪是十分低落的。而就在此时,毛主席找上了许世友。
毛主席知道许世友心中的担忧,主动开解其称:“张国焘是张国焘,许世友是许世友。张国焘犯的错误,是他和中央的责任,与你们没有关系。”
“中央相信你,我毛泽东相信你,你们想回四川不是搞什么反革命,只是一时想不通罢了!”
毛主席两段话一说完,许世友心中沉重的包袱一下子便放下了。主席的宽容睿智,让这位本打算一直跟随张国焘的武将出现了转变。
他自此之后认定了毛主席,将自己的性命交托,一路跟随主席走到了革命的最后。
这次重要的转变,实际上正是许世友精明智慧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个武将,旁人眼中的粗人,许世友通过主席的话语,一下子就看清了主席的为人和格局。这种眼界和心胸,远胜过张国焘不知凡几,而主席草地分兵时的手段,也早已让许世友大开眼界。
面对一个无论是格局、心胸,还是手段都更加高明的领导,许世友毫不犹豫便表露了自己的追随之意。
尽管这段经历,在许多心怀叵测之人笔下,成为了独裁者与野心家之间的利益交换。但事实上,从这件事情上,我们能够发现许世友过人的精明和智慧。
自此之后,许世友坚定追溯毛主席在晋绥、山东等地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绽放溢彩。这位粗狂鲁莽的汉子,不仅没有因为曾经四方面军张国焘麾下大将的身份遭到质疑,反而一步步走上了我军重要指战员的位置。
无论是八路军改编后出任386旅副旅长,与陈赓大将搭档;还是走马山东成就兵团司令,执掌济南战役;亦或者建国后上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国防部副部长、江苏省委书记等职。
这无一例外,都展现出了中央对其的信任和尊重。能够以四方面军将领身份走到这样的地步,足以证明许世友此人的智慧和精明有多么高深。
更让人感叹的是,在那局势最激荡混乱的60、70年代里,许世友见证了曾经一个个自诩聪明人的起伏,却依旧能够屹立不倒。
这更是验证了许世友将军秘书的那句话:“不要以为许司令是个粗人,他是倚粗卖粗,他的精明,别人不容易看透!”
始终屹立不倒的关键诀窍在最为动荡的那段岁月里,许世友的精明可谓是展露无疑。而这尤其体现在他于乱流之中屹立不倒的事实之上。
之所以许世友这位粗人,能够在彼时元帅都不免落难的情况下自保,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从来没有公开否定“四人帮”,第二则是他始终坚定坐在无产阶级一边。
首先,从未公开否定“四人帮”,这在客观上帮助了许世友免遭不必要的攻击。要知道,在那个元帅、大将们都要被揪斗的时代,负责全国斗争工作的“四人帮”话语权之大,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即便是周总理这样的功勋领袖,都从来没有硬顶过“四人帮”,而是采用和缓的方式斡旋。他许世友再是有功,又怎敢逆势而为?
1967年,上海刮起了“一月风暴”,“四人帮”正式在全国开启了夺权运动。作为主将,张春桥很快出任上海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不久后,张春桥更是兼任南京军区政委、党委书记等职务。
一下子,这个从未有过军队履历的读书人爬到了许世友的头上。
面对这样的境况,一贯行事鲁莽,不顾情面的许世友竟然没有发一点火,只是淡然表示:“还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从没打过仗的,也能穿上军服了!”
事后,在南京军区的所有相关会议中,许世友始终保持着低姿态。他对军区干部们指示称:“一切要听张政委的指示,张政委是主席、林副主席、江青同志身边的人,他的话和主席是保持一致的。”
凭借着这种“做低伏小”的态度,许世友成功躲过了“四人帮”的打击清算,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力所能及地做着本职工作。
能够在彼时的局势之下始终不倒,除了主动示弱,许世友最大的依仗还是坚守在无产阶级一边,始终跟随毛主席的态度。
早在60年代初,主席曾经提出过一个有关党内出现修正主义的问题。在座的许世友闻听,当即回答称:“我一定会带兵勤王!”
此话虽然粗糙,用语不算妥当,但主席却看出了其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
1964年,主席再次就“走资”问题发问,许世友此次更是毫不犹豫地对主席和无产阶级表示支持。其粗俗的话语,反而再一次证明了他立场的坚定不移。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无产阶级的坚定,使得主席对许世友将军格外看重,提供了不少照顾。主席还曾经做出批示称:‘许世友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是周勃一样的人。”
无论是林彪还是“四人帮”,在接收到主席的如此表态后,碍于主席的肯定,也就无法对许世友再下手。
除了最重要的这两大因素之外,许世友对政治的高度敏感,更是帮助其躲过了不少险境。
例如,杨成武上将曾经有一段时间担任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作为林彪曾经最心爱的大将之一,可谓是深受信重。毛主席对他也十分满意,总是在他的陪同下视察全国各地。
彼时,杨成武在军中可谓是炙手可热,未来上升空间很大,不少人都很看重他。
然而,许世友却曾经断言:“老杨干的是军机大臣的活,嘴巴却跟以前一样不严,迟早要翻车!”
果不其然,后来杨成武便因为与林彪之间的“龌龊”,最终被撸了下来。
由此观之,许世友政治敏感性之高,可见一般。
别看许世友多年来始终是一副粗人模样,但其眼光之敏锐、选择之正确,却足以让无数自诩高明的将领、政客们感到羞愧。
大智若愚、倚粗卖粗,这或许就是许世友将军能够纵横政坛多年不倒,反而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秘诀。
别看这样的行为似乎不大光彩,但这实际上正是中国人无数代先民积累下的智慧。
这或许也是为何,许世友将军能够从千余位将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无数后人津津乐道话题的重要原因。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