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长文谈抑郁症,蛇年写的第一篇日记,小时候喜欢看别人日记

玉抒与趣事 2025-02-04 00:55:22

​蛇年第一条微博,赵露思长文谈抑郁症:

“日夜”思考的 “非常”好奇的——《日常》

来自大年初一的日常分享!✍

新年好,大家。

新年好,2025。

先小小分享一下:想了十年的发色!终于!!!

之前觉得“一两句说不完,说多了全要完”索性那就不说了。无比后悔没有日常的细节记录,也忘记当时分享日常选择“emoji”的感受和想法了。到后来失语症状伴随阅读障碍‍♀️写了个小日记,但…只有自己读得懂。没想到,这个练习过程中把以前就喜欢碎碎念的爱好找回来了,甚至还学会了加标点符号!

(细节一次一次慢慢说吧…说多了“卖惨”,不说又是“医学奇迹”)既然说与不说结果都一样,那就情绪为先~想说就说。

✍能够去分享感受到的不同看法和态度,不造谣诽谤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和情绪,这是懂得去用文字排解堆积的情绪。

“感受”被感受到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坦然面对了,就想给大家多多看到正面积极的治疗过程,的确忽视了一部分病友感到不适的情绪。因为忽视,感到抱歉。但请“放心”我真的没有好!抑郁症是个“长期战”。但“长期”/“无期”,还是再努力些就可以是“短期”… 我们可以努力试试

✍不如就把“抑郁症”当成是来追债的朋友——你没有权利让“它”消失,除非你把欠款结清。所以我认为重点不在——什么时候能痊愈,而是——要怎么努力治疗。 一开始是因为对疾病未知的恐惧,想了解这个病更多的“根本”。看了一些有关心理研究的书籍,和很多好心病友友的分享,觉得现阶段对我恢复最有用的——“创造内啡肽”➕“刺激血清素” 。

我就是一直吃甜食,那激发的“血清素”可以直接让我获取短暂的“开心”。而努力【创造内啡肽】是我一直在做的慢性治疗。(也不知道对不对,我的一个感受分享啊~)

我和朋友们有个群叫 《立刻好》

这个群是在2024.12.21创建的。刚开始朋友们偷偷来身边看我,就在群里沟通一些日常信息;后来开始在里面分享搞笑的段子、康复小知识,再到各种互拍表情包丑图视频!我的“努力”被记录下来,看到这种小小的变化她们无论在哪儿都会夸夸我鼓励我。我本来是一“瘫”人,当时我会觉得自己很没用,我否定自己“做好事儿、对人好有什么用?到头来总是我?”但因为这些“记录”!这些发自内心的爱!我才肯定了自己从前的真心,也肯定了这期间的恢复努力,停止了的负面情绪的产生,更愿意去好好治疗再从中得到肯定!还找了很多书籍以外只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内啡肽】,自然而然感受到久违的开心、稳定的开心

⬆️类似这样的方式,就像是给自己一个“奖励机制表”,某个(很难的、痛苦的、漫长的、不容易等等)的事情,当你完成就可以得到奖励。所以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拿到奖励的“推动力”。(亲身体验:包括对抗疾病)

“奖励”=“内啡肽”=“开心”

所以我现在!倒是也不焦虑“焦虑症”了

群名从《立刻好》大年三十改成《慢慢好》

因为症状和自身状态已经好了太多太多。这无疑是2025送给爱我的人最好的新年礼物。

也谢谢你们夸我“勇敢 ”

我想我不是勇敢,我只是容易共情。以前好多人说,我这是一种“敏感脆弱”、“圣母心”的体现,所以我也很讨厌这种莫名其妙的“共情”。但这段时间从屏幕里“溢”出来的一字一句,我看到太多人眼里“溢”出来的的千言万语,都在拥抱我,跟我强调“共情”能够传递的能量。所以不论身份、不论是否经历过、不论任何前提条件,能够尝试并且愿意站在对方角度去感受“她/他/它”的当下境遇,是一种天赋。也可以说是种缺陷。毕竟每个人大脑神经网络有差异性,所以每个人对于这个“天赋/缺陷”或有或无,都是正常的,不分好坏对错的。所以无法共情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的我,能正确看待并珍惜“共情”能力

是2025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直到今天,我还是拍视频照片记录。我还是要看到每天在“努力”的自己。所以无论是“营销”还是“****”或者任何为“我”苦想的标签,都可以接受。

毕竟都是“医学奇迹”对吧~所以就算只有一个人能明白我想说的、想传递的,或许会有新的希望、有新的动力,那我的“内啡肽”就又被激发了。

所以我的开心,也谢谢你。

我的恢复,也要感谢你。

❓“所以就还是在搞营销呗?” 是的,没错。

是必须通过营销推广的方式,才能让有误解的人不带差异化滤镜看待“抑郁症”,周围会出现更多理解和支持的声音,有底气去面对这种不理解和不支持;能够共情的人和企业会站出来保护需要保护的群体;抑郁症需要正向营销被重视,抑郁症患者也需要被保护,接受正规治疗。我的所有“营销”会让大家更加直观感受到疾病的严重性。“抑郁症病人”和其他疾病患者同样备受煎熬,需要让更多人了解这是“疼痛折磨”而不是“无病呻吟” 。

营销可以满足需求,也可以创造需求。我得到了治疗的时间,而我的事情让大家能够重视心理疾病问题,这就是正向营销的意义。那“营销”在什么时候会成为贬义词使用?

———“在有利于竞争对手时”

———“在娱乐圈里”

《营销学》一定是有意义的。如果说我这是“营销”…(不敢当不敢当……半罐子水响叮当)

“爱本质无异,是因为人多的拥挤。”

2025的第一篇日常~最后的最后再唠叨两句:

找寻“开心”的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负面情绪”;能发出“火”就不算太差的情况。别害怕也别内疚因为抑郁本身就是压抑住了长期郁闷的“负面”情绪。导致四肢皮肤五官肌肉大脑心脏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不被自己控制,会变得急躁或延迟;疼痛或无感;失语或失明;瘫痪或狂躁…

我一开始也不相信…在确诊之前也做了核磁共振、查血、神经等等检查…证明确定是无关身体器官问题或任何“药物”过敏导致这一切。

后来想起来~

在没有“负面”这个词语之前,这也是一个正常人类应该具备的【七情六欲】。正向或负面的情绪都该先被自己包容理解,这是【唯一】真正爱自己的方式。上面说过“当感受被感受到,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自己,

相信痛苦会漫出内啡肽,

相信“生”“活”的缝隙里会漫出光。

0 阅读:0

玉抒与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