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岭战役,裕仁眼看一个师团被全歼,日军尸体多被砍掉一段手指

楚风文史 2025-02-09 03:28:0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1938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可在万家岭,他们却遭遇了一场惨烈的围歼战。

一个整编师团在战场上被无情吞噬,连裕仁天皇都不得不关注这场战役的走向。

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战后许多日军尸体竟然都少了一段手指——这一诡异现象在战场上极为罕见。

究竟是谁在战后对这些尸体动了手?又为何要刻意砍掉他们的手指呢?

日本人错误的如意算盘

日本从一开始就打错了算盘。他们幻想着三个月内就能让中国投降,占领南京后中国会屈服,打下武汉后中国会认输。

然而事与愿违,中国军民却有着顽强的抵抗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战斗精神。日军原本想速战速决,却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国土之广阔、资源之丰富、人口之众多。中国的抗战不是一两个城市的陷落就能决定胜负的,这是一场全民族的殊死搏斗。

1938年6月,日本天皇裕仁再次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下令在秋季前必须拿下武汉,志在逼迫蒋介石政权成为一个地方政权。

武汉三镇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众多的兵工厂,是中国抗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虽然日军在数量和装备上占优,但攻克武汉绝非易事。

更何况,中国军队已经吸取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教训,在战略战术上有了长足进步。

日军的战略混乱不堪。他们本想通过卢沟桥事变轻松拿下华北,没想到在上海吃了大亏。狂轰滥炸、无差别屠杀平民的野蛮行径,激起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抗战热情。

一路打来,日军不断被中国军队牵着鼻子走。他们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只是被下级军官或中国政府的行动牵着走。

这种盲目自大的心态,终将在万家岭战役中付出惨重代价。

中国军队设下的套

武汉会战爆发后,军事委员会确定了"战于武汉之远方"的策略。他们看准了山地地形的优势,把战场设在武汉外围的高地和山谷中。

中国军队善于利用山地、地道、工事等进行伏击和阻击,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军有生力量。

他们还采取了"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战法,把日军引向交通不便的山区腹地,断其后路,聚而歼之。

薛岳将军敏锐地注意到日军第106师团的一个致命错误——他们孤军深入到层峦叠嶂的山谷间。这支日军精锐部队轻敌冒进,完全忽视了中国军队的反击能力。

他们自以为可以在群山环抱中横行霸道,却不知自己已经落入了中国军队精心设计的圈套。

薛岳将军以敏锐的军事洞察力识破了敌人的弱点,抓住战机,当机立断,决定给日军106师团致命一击。

在得到上级批准后,薛岳调集了十万大军,准备给予日军致命一击。这是一支由中央军和地方部队组成的联合作战部队,兵力充沛,士气高昂。

他们背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誓与日寇血战到底。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围歼战,目标就是让这支狂妄的日军师团有来无回。

一场惨烈的大围歼

从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万家岭地区爆发了惊天动地的大战。中国军队在大小金山、扁担山、尖山等地点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

整整22天,这片山区成了日军的噩梦。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到处是残垣断壁和横尸遍野。

中国军队发扬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

他们巧妙利用复杂地形,在山谷、森林、洞穴中设伏,给日军以迎头痛击。双方肉搏厮杀,血肉横飞,惨叫声此起彼伏。

日军106师团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除了留守部队,能够突围的官兵只有二三百人。他们的炮兵部队和通信设备全部被摧毁,后勤补给线也被切断。

日军尸体遍布战场,沿着山麓、道路和溪流随处可见。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王牌部队,在万家岭的群山峻岭间丧失了斗志,一蹶不振。

他们成了丛山峻岭的亡魂,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被彻底扑灭。战后有人统计,光是核心战区就发现了六千具以上的日军尸骨。

裕仁慌了,快去救人

消息传到东京,日本朝野震惊。裕仁天皇连夜召开会议,亲自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营救106师团。

这位曾经誓言要让中国臣服的君主,如今却为自己的军队陷入绝境而惶恐不安。

他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严重动摇了日本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如果106师团全军覆没,将是对日本军威和国威的沉重打击。

日本政府和军方顿时乱作一团,军令系统混乱,人心惶惶。他们慌不择路,竟然想出了空投军官的办法。

两百多名军官被空投到战区,这在日军历史上都是闻所未闻的。中国军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把日军的增援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战况惨烈到什么程度?日军来不及收殓尸体,只能用刀砍下战死士兵的手指带回国,用来向家属交代。

这种野蛮残忍的做法,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反人类本质。他们视士兵如草芥,随意糟践生命,毫无人性可言。

战场上到处都能看到装着日军手指的袋子,这些死亡的见证也成为了日军惨败的象征。

中国军民誓死抗战的英雄气概,彻底粉碎了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日本天皇做梦也没想到,他一意孤行发动的侵略战争,竟然让自己的军队陷入如此绝境,最后只能靠装手指的方式来"体面"地收场。

这一仗打出新战法

万家岭战役的胜利影响深远。它与平型关、台儿庄并称为抗战初期的三大胜利,给中国军民带来极大鼓舞。

这三大战役奠定了中国军队初期作战的基调,确立了持久战和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万家岭战役尤其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创了运用地形杀敌的新战法。中国军队学会了如何依托复杂地形,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避实就虚,诱敌深入。

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庆祝这场胜利,武汉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争相传颂英雄事迹。

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坚定了民族复兴的决心。它证明只要全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强敌。

“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狂妄的侵略者终将在历史的审判中遭到惩罚和清算。

日军106师团遭受重创后被调回日本,1940年被撤销番号。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王牌师团,就这样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了。

它的溃败给日本军方和日本国内带来极大震动,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和侵略野心。日本政府为掩盖惨败,竟然用撤销番号的方式来掩耳盗铃,企图抹去这个耻辱的历史。

然而,谎言和欺骗终将被真相击碎。不论日本军国主义如何粉饰太平,万家岭的失败已经成为他们永远的梦魇和耻辱。

这场战役也改变了日军的作战方式。从此以后,日军在规划行军路线时,都刻意避开山地峡谷。

他们终于认识到,在中国的山地作战中,他们并不占优势。这个教训来之不易,是用数万条日军性命换来的。

日军不得不改变轻敌冒进的作风,在行军打仗时更加谨慎小心。他们惊恐地发现,中国军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非常善战,善于利用地形地物消灭敌人。

从万家岭战役始,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攻势明显放缓,转而采取守势,这既是军事上的调整,也透露出他们战略上的彷徨。

《——【·结语·】——》

万家岭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智慧和勇气。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我们的将士们用地形优势和战术智慧,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例。

这场战役证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战术,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

《万家岭战场目睹记》

《万家岭战场目睹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