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开停战条件后,普京点名扎卢日内:泽连斯基支持率只有他的一半

安珈一 2025-02-28 16:03:19

声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俄乌冲突三周年,俄罗斯突然抛出停战条件,要求乌克兰建立“去纳粹化”新政权。

普京紧接着就点名扎卢日内,声称泽连斯基支持率只有这位被“流放”到英国的前军方总司令的一半。

美国总统随后也爆料称泽连斯基支持率已跌至4%,俄美两国领导人不约而同地踩了泽连斯基一脚。

普京为何在此时刻意抬高扎卢日内而贬低泽连斯基?

普京公开点名扎卢日内

就在俄乌冲突打得昏天黑地的当口,普京突然话锋一转,在本应讨论稀土金属的会议上放出一枚重磅炸弹,说泽连斯基的支持率竟然只有扎卢日内的一半。

这话一出,国际舆论立马炸开了锅,连美国总统都跟着起哄,说泽连斯基支持率只剩可怜的4%,两大国元首不约而同地踩了泽连斯基一脚,直接把泽连斯基贴上了“有毒人物”的标签,还说人家“自己把自己逼入死角”。

这话听着刺耳,其实是俄罗斯在向全世界传递一个信号,我们不愿意跟泽连斯基谈了,换个人吧,而且你留意一下时间点,普京这番话恰好和拉夫罗夫放出的停战条件一唱一和。

拉夫罗夫说啥来着?要乌克兰建立“去纳粹化”新政权,这哪是停战条件啊,分明是在下“换将令”,更耐人寻味的是,普京特意点名扎卢日内,而不是其他乌克兰政治人物,这就像下棋时突然亮出一招冷门棋路,让对手措手不及。

为啥偏偏是扎卢日内?因为这位前总司令在军中威望高,又被泽连斯基“流放”到英国当大使,是个完美的“受害者”形象,这一手简直是借刀杀人的典范啊。

美国人听到这话也暗自点头,因为他们也看出泽连斯基的强硬路线走不通了,战争拖得越久对西方越不利,所以美国总统立马附和,甚至比普京说得更狠,支持率4%这数字简直是赤裸裸地给泽连斯基判了死刑。

普京这一步棋,不仅把乌克兰内部矛盾挑明了,还顺便给美欧递了台阶,你看,不是我们不想和乌克兰谈,是泽连斯基挡路啊。

这招离间计,玩得真是炉火纯青。不过,扎卢日内是否会接这个烫手山芋,或者说乌克兰政坛会如何反应,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扎卢日内与泽连斯基的支持率真相

听到普京这番话,泽连斯基阵营当然急了,连夜召集了一帮媒体和政府发言人,义愤填膺地反驳说这是“俄罗斯散布的假消息”,泽连斯基本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回怼美国总统说“活在虚假信息中”。

这话听着挺硬气,但仔细品味,总觉得有点色厉内荏的意思,说起民调数据,还真有点意思,乌克兰本土媒体报道的数字,扎卢日内支持率竟然高达72%,高峰期更是飙到90%,而泽连斯基呢,勉强保住了“及格线”,只有49%。

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的调查也表明,二月份只有57%的乌克兰人还信任泽连斯基,剩下那37%已经对他摇头了,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说到底,还是因为两个人的路子不一样。

扎卢日内打仗讲究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局势不妙时,他主张撤退保存实力,这在军中很受欢迎,谁不想活着回家啊,他对士兵们也挺好,体恤下属,西方国家也挺欣赏他这种理性务实的作风。

反观泽连斯基,一副“誓死不退”的架势,动不动就喊“为国捐躯”的口号。可问题是,喊口号的是他,上战场的是别人,他那个强制征兵政策,简直是往老百姓伤口上撒盐,谁家没个儿子、丈夫或兄弟?一纸征兵令下来,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更何况,泽连斯基那种“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战略,导致伤亡惨重,却收效甚微。老百姓不满意,军队也怨声载道,这支持率能不下滑吗?有趣的是,乌克兰国内这种对泽连斯基的不满情绪,大多是私下表达的。

因为在战时状态下,公开批评总统容易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但私底下,人们对扎卢日内的怀念与日俱增,觉得如果是他指挥,也许局势就不会这么糟,这种局面,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古话“民心向背,事在人为”。

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一日不如一日,而扎卢日内的声望却在不断攀升,这背后究竟是民意自发的转向,还是有人在幕后操控?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对这场乌克兰内部权力博弈的态度,又将如何影响战局的走向?

美欧与俄罗斯的微妙变化

这场战争打了三年,西方国家那股子“乌克兰必胜”的热情,确实悄悄降温了,起初大家义愤填膺,恨不得第二天就看到俄罗斯缴械投降,可现在呢?西方民众眼瞅着自家油价和物价蹭蹭往上涨,援助乌克兰的热情多少有点“厌战”的迹象。

民调数字摆在那儿,支持度一路走低,各国政客也不得不重新盘算这笔政治账,最离谱的是,前不久美俄两国的人偷偷摸摸跑到沙特阿拉伯开了个小会,商量乌克兰的未来,却没邀请乌克兰自己。

这画面多少有点儿尴尬,就像两个大人在讨论孩子的监护权,而孩子被晾在一旁没有发言权。这不就是赤裸裸地告诉全世界,小国命运,大国说了算嘛。

美国总统更是出乎意料地改变了腔调,不仅催促乌克兰举行大选,还责怪泽连斯基“挑起”了这场冲突,昔日的“民主斗士”转眼变成了“麻烦制造者”,世态炎凉,不过如此。

乌克兰这块“肥肉”,馋得列强们直流口水,只不过他们打着“互利共赢”的幌子,行的却是“趁火打劫”的实事儿,尤其讽刺的是,就在各国忙着瓜分乌克兰矿产的同时,关于维和部队进驻乌克兰的问题上,美俄又起了争执。

美国总统信誓旦旦地说,普京同意欧洲维和部队进驻乌克兰,结果克里姆林宫立马反驳,拉夫罗夫已经表明立场了,没啥可补充的,这话听上去云淡风轻,实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如此看来,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悄然从“坚定支持”变成了“各取所需”,而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这对政治对手,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将如何角力,又将给乌克兰带来怎样的变局?

从军事将领到潜在政治对手

扎卢日内是乌克兰前武装部队总司令,从军旅生涯一路走来,在军中积累了厚实的威望,老百姓眼中,他是个靠谱的军人,不爱说大话,做事踏实,关键时刻能拿得出实际方案,而不是像某些政客那样光会“画大饼”。

西方国家也对他颇为看重,认为这是个能讲道理的务实派,有意思的是,扎卢日内对乌克兰未来的构想跟泽连斯基截然不同,他主张的是一种比较中立的路线,认为乌克兰应该在获得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同周边国家和平相处。

这种观点听起来可能不那么“热血沸腾”,但却更符合地缘政治的现实,记者曾经问他会不会竞选总统,他的回答耐人寻味。“只有在乌克兰的国家地位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才有意义”。

又说:“目前,我们只有一个任务,活下来,保护我们的国家,其他事情以后再说”,这话听着既没承认也没否认,留足了回旋余地,政治手腕相当纯熟。

泽连斯基当然察觉到了威胁,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扎卢日内从军中调走,派他去英国当大使,表面上看是“重用”,实际上是“流放”,把这位潜在的政治对手推得越远越好,但这招“釜底抽薪”,效果恐怕适得其反。

远离基辅的扎卢日内反而成了“清流”,不沾战争失败的责任,也不背民生凋敝的锅,在伦敦的日子,他反而有机会结交更多西方政要,积累更广泛的国际人脉。

不少西方智库都已经注意到,以扎卢日内为中心的政治网络正在悄然成形,他的军方背景和国际资源,正是未来竞选的两大法宝。

更让泽连斯基坐立不安的是,乌克兰议会关于继续保留他权力的决议,竟然只拿到了218票,差了8票才能达到法定的226票门槛,这个信号太危险了,就像是一道墙上的裂缝,看似微小,却预示着整体结构的不稳。

随着俄乌冲突可能走向谈判桌,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的政治博弈必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前者代表了一条不妥协的强硬路线,后者则象征着务实求变的新选择,最终乌克兰民众会作何选择?恐怕普京比谁都更想知道这个答案。

结语

俄乌冲突已陷入持久战,其背后不仅是军事对抗,更是一场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普京公开点名扎卢日内并贬低泽连斯基,反映了大国对小国内政的深度介入。

这场危机也警示世界,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息息相关,任何国家都应吸取教训,谨慎平衡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俄方开停战条件后,普京点名扎卢日内:泽连斯基支持率只有他的一半 2025-02-25 21:58·观察者网

俄方开停战条件后,普京点名扎卢日内:泽连斯基支持率只有他的一半 2025-02-26 10:03·海峡网

0 阅读:0

安珈一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