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深夜惊现“人形闹钟”!康熙帝的科技梦被谁给打碎了?

往事如云 2025-04-02 21:26:44

你还在以为古人每天起床靠鸡叫吗?那可真是太天真了!巍峨紫禁城内的“叫醒服务”可比你想象中要硬核的多—作为“皇室服务员”的太监们不仅兼职着城内的“人形闹钟”,甚至还和康熙帝引进的西洋自鸣钟上演了一场人工VS机械的“职场大戏”……

皇帝起床靠“人肉闹钟”?明清宫廷中的硬核报时

现代人设闹钟靠手机,明清的皇帝靠的却是—“更鼓房”太监天团!每晚七点,紫禁城内的“更鼓房”就开始热闹了起来:一群太监拎着梆子、锣鼓,按固定的路线巡逻报时。大约每两小时就要敲一次,就算是三更半夜也得扯着嗓子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然而搞笑的是:太监们为了让自己的“KPI”更加精准,更加达标,他们使用香烛计时——按照一炷香一更的算法来确认时间。结果每到冬天的时候风大香烧的快,到了夏天潮湿的时候香就烧的慢……

皇帝:怎么总感觉一到冬天,朕就睡不够?

康熙帝的“高科技”翻车:科技的产物竟被太监“抵制”?

康熙皇帝是个科技控,当他看到西洋进贡来的自鸣钟(机械钟)时顿时惊为天人,立刻就要求在宫内推广开来。心里边想着“这下终于不用听见这些太监的嘶吼了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却引发了太监们的“集体大罢工”。他们喊道“更鼓房”这是老祖宗设的,打更也是老祖宗定的,老祖宗的规矩是不能改的!同时他们还有着一条另一条让康熙帝无言以对的理由:“自鸣钟是机械的,只要是机械的就有可能坏,所以还得靠他们!”就这样,太监们硬生生的以一己之力击碎了康熙皇帝“紫禁城机械化”的梦想。

最绝的是:在抵制掉自鸣钟后,太监们却悄悄把它偷走,时长给它上油,让它永远不坏。最后找出了一条新的路子——自鸣钟负责走时,他们负责敲梆子喊话,把高科技用成了“语音播报版”的闹钟……

康熙:朕画大价钱买的钟,就听了个响?

事情的结局:紫禁城成了“钟表博物馆”

万国来朝图

到了乾隆时期,紫禁城里的钟表多到能开个展览馆——西洋造的、广州造的、太监手搓的……但是报时?依旧“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让我们来看看太监的“职场智慧”:钟可以坏,但人从不缺(毕竟皇帝总不能自己爬起来看时间吧?),人可以用钟,但钟不能代人!(古人觉得“人声驱邪”,半夜敲梆子可以吓跑鬼怪)

如今故宫钟表馆里那些华丽的自鸣钟,当年可能根本没机会“独当一面”——毕竟紫禁城的夜晚,属于梆子声、锣鼓声,和太监们倔强的呐喊……或许有关智能取代人工的焦虑并不是现代才有,从古至今人类总在一次次的掌握日益高级与繁多的工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