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援引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消息,近期宣布对部分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这一动态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走向的高度关注。
特朗普上台执政后,在经贸领域对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激进政策,其中高关税措施尤为引人注目。其意图通过加征高额关税,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进而解决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等问题。特朗普政府先后对大量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涉及品类从普通消费品到高端制造业产品,涵盖范围极为广泛。美国73%的智能手机、78%的笔记本电脑都在中国生产,这些产品也被纳入关税调整范畴。起初,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逐步攀升,一度给中美正常贸易秩序带来严重冲击。众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因成本上升而受到削弱。
华盛顿(资料图)
然而,近期形势出现了变化。美国海关公布了一份涉及近千种商品的长达22页的关税豁免清单,其中涵盖手机、计算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半导体器件、芯片等核心科技产品,以及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这一举动与此前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反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表示,中美两国已开始通过中间人进行“柔软”贸易对话,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哈赛特透露,美方正在讨论与中国贸易有关的议程,不过尚处于初级阶段。从之前的“对等关税”到如今的“关税豁免”,再到传出的“柔软对话”,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在对华经贸政策上出现了明显的态度转变。
面对美国的关税挑衅,中国自始自终坚定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中国率先出手反制后,美国金融市场严重受挫,仅两天时间,美国股市就蒸发了超过5.3万亿美元。按照以往惯例作为资本市场避风港的美债,此次在美股暴跌后,不仅未迎来资金流入,反而遭到大量抛售。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这些举措直击美国经济的痛点。
商务部发言人回应美国关税豁免时指出,这是美方修正错误的一小步,敦促美方在纠错方面迈出一大步,彻底取消“对等关税”,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中方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七个字,清晰地向美方表明,既然这场关税争端由美国挑起,那么美国理应主动采取行动来化解矛盾。中方一直强调,愿意通过平等、公正的对话来解决经贸分歧,但前提是美国必须摒弃不合理的关税政策。
贸易(资料图)
美国国内各界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批评声浪也日益高涨。许多美国企业界人士指出,高关税政策让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阻碍了美国经济的正常发展。美国消费者也因关税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生活成本显著提高。从美国金融市场的反应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投资者恐慌,美股暴跌,美债也遭到抛售。若这种情况持续,美债市场极有可能爆发危机,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在国际上,美国的关税政策也引发众多国家的不满,其在国际经贸领域逐渐陷入孤立境地。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双循环”发展战略,大力扩大内需市场,同时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即便对美国出口面临阻碍,中国凭借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冲击。不少中国企业已在越南、墨西哥等地投资建厂,以此规避关税壁垒。这种产业转移和市场拓展的策略,使得即便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也难以达到其预期目的,美国无法阻止新兴经济体继续向其输出商品。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虽有与中国谈判的意愿,但其在豁免部分关税、释放谈判信号的同时,又宣称准备对半导体征收新的关税。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反映出美国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的纠结与困境。美国一方面希望通过谈判解决经贸摩擦,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又难以彻底放弃通过关税手段打压中国的想法。然而,美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国际经贸格局下,继续采取不合理的关税措施,不仅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反而会让美国自身承受更多的负面后果。
合作共赢才是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紧密,双方在诸多领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只有摒弃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平等对话与合作,才能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全球经济稳定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美国应顺应时代潮流,正视自身在经贸领域的问题,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双边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