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社交潜规则:“大恩如大仇”

亦开怀说心理 2024-06-11 00:44:20

-01

“大恩即大仇”

唐朝时期,有个叫“李勉”的尉官。

他奉命去监督一批犯人行刑,这时一个跪着的犯人大喊冤枉。

声音瞬间就吸引了李勉的注意力,他做官清白,为人正直,嫉恶如仇;

看到此人如此大喊冤枉,心想说不定有冤情。

于是他决定重审,果然发现这个叫李九的犯人是冤枉的。

李九被无罪释放,李勉继续做官。

几年后,李勉在朝堂上因太过刚直,被周围的同僚处处排挤,于是罢官游山玩水。

一日,他游历到某个镇上,恰好遇到了当年那个叫李九的犯人。

如今李九混得相当好,在当地有些名气,有些钱财。

他盛情邀请李勉到家中做客,好酒好菜伺候着。

李九跟妻子商量:“他是我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他,我早几年就没了,你说我们该如何报答他呢?”

妻子说:“不然给他一些钱财,丝绸千匹?”

李九气道:“我的命就值这么点吗?”

两人思考许久后,妻子忽然说了句:“不如我们杀了他?”

李九愣了片刻,也下定决心:“对,只有杀了他,才配得上我的报答之心。”

好在有仆人通风报信,李勉才逃过大难。

从古至今,“大恩即大仇”的故事一直都有发生。

为什么你帮了对方大忙,对方却怀恨在心?

为什么你付出很多,无条件帮助对方,还是换不来对方的感恩?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第一:你帮助对方,让对方感到压力和自卑

核心是“平等”。

受恩者在施恩者面前,觉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抬不起头的,内心自卑的。

如果施恩者在圈子里到处宣扬:“是我帮了他,要不是我,他不可能做成这件事的。”

这就放大了受恩者心中的嫉妒,久而久之,嫉妒就变成了恨意。

第二:受恩者认为自尊受损

举个例子:

你借钱给亲戚朋友,你会发现对方主动远离你。

为什么?

因为TA暂时没能力还给你钱,所以不想和你走太近,他认为自尊心在你面前是受挫的,是低你一头的。

所以大智慧的人,是怎么做的?

你帮了对方,不要整天挂在嘴上,逢人就说。

当你决定帮助对方,也要做好对方未必会“还你人情”的准备。

是否帮助,是你的自由;是否报恩,是对方的底色和本性。

你换个角度想:

“我帮助对方,帮才是我在意的,至于我帮助了谁,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积德行善”的思维。

我帮助你,是因为我帮了一个人,即使你不是我的朋友,是陌生人,遇到这种事我也会帮。

这才是大智慧的人。

-02

永远不要“持续帮助对方”

自古以来就有“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你跟任何人相处,当你帮助对方一次,对方会感激你;

当你持续帮助对方,一旦你停止帮助,对方就会忘记你付出的好,只记得你拒绝了他的当下。

举个例子:

你每天都愿意帮同事带早饭,同事也习惯了你帮忙捎带。

有一天,你忘了给同事捎带,同事就会埋怨你:

“你明知道我不吃早饭,为什么不帮我带呢?你以前每天都帮我带,为什么今天只买了自己的,不买我的?”

别人每次给你提出的要求,你都无条件接受,哪怕很过分你也不会拒绝;

一旦某天你反抗了,学会拒绝了,对方就可能跟你翻脸。

用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解释?

当一个人被你持续帮助后,对你建立了依赖感;

一旦你停止投入,依赖感就会转变成怨恨。

帮人可以,一定要记住几个原则:

第一: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第二:起点不要太高,保持你的下限和上限

第三:可以对谁都热情,但一定有“拒绝帮助”的勇气

第四:对方找你帮忙,就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所以即使你拒绝,也没关系

第五:学会辨别和筛选,谁值得帮,谁不值得帮;帮了对方,就最好对方不会还你恩情的准备。

毕竟,有一类人只要感觉自己有一点损失,就失去了最基本的良知和修养。

话题:帮助对方,却得不到回报,你会失望吗?

作者亦开怀: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识~

49 阅读:8813
评论列表
  • 2024-08-01 01:08

    人非草木,世上其实很少有那种恩将仇报的人,但记住: 对来往密切的恩人,不可天天把感谢放嘴上,只可内心默默报恩感谢,尤其是对底层恩人,因为如果对方品性不高,很容易以恩拿捏你利用你令你馗尬为难甚至羞辱!就很容易出现常见的旁观者认为的恩将仇报之结局,毕竟恩人不等于贵人,有恩且心性正直高贵的,而且来往并不密切的,则才可把谢谢说一万次也不多!总之施恩者与受恩者,都以少言为佳,正所谓大恩不言恩,大恩不言谢[裂开][裂开][裂开]

  • 2024-07-30 22:39

    任何事都有例外,人类毕竟不是禽兽,知恩图报才是常态。西方心理学是基于西方文化所观察的世界。

    阳光 回复:
    幼稚
    凝希 回复:
    正解[点赞][点赞]
  • Zou 11
    2024-07-31 09:58

    人都有自洽性,当你帮助了对方,对方会在逻辑上自我融洽,得出你不得不帮,自己没错的心理暗示。

  • 2024-07-31 06:37

    胡说八道!

  • 2024-07-31 14:41

    [得瑟]立场不一样,你给流浪汉一块钱只是随手一扔,但那钱对于流浪汉却是续命的机会。

  • Lea 8
    2024-06-12 14:16

    确实是如此,亲兄弟也同样,亲身经历我爸和叔之间的操作让人惊掉下巴。

    用户16xxx49 回复:
    说来听听
  • 2024-07-31 16:57

    好零件不可能不要的,肯定是制造使用方面出了哪些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好要不起。不行算了,就这待遇。

  • 2024-07-31 11:59

    找帮助者目标是熟人,要帮助熟悉人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很多例子最后都演变为苦大仇深。

  • 2024-07-30 08:08

    也就中国这样,过分的解读文章,理解人性。

  • 2024-08-01 14:00

    就是病态

  • 2024-07-31 10:22

    好文章

  • 2024-08-02 00:28

    中国人的人性

亦开怀说心理

简介:两性情感心理学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