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和特朗普的对华“角逐赛”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个是即将谢幕的“老戏骨”,一个是蓄势待发的“重返者”。然而,正当他们拼命展示自己的“反华决心”时,美国国内竟然传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提醒:“小心,中国还有王牌没出。”
这句话瞬间引爆了舆论。中国的王牌到底是什么?会在什么时候打出?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暴?
拜登的“最后冲刺”:玩命留下政治遗产拜登政府这35天,完全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为了在离任前加码对华强硬,他一系列的动作既高调又迅速:
国防授权法案“剑指中国”最近,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针对2025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不仅禁止采购中国的激光雷达技术,甚至连源自中国的大蒜都在黑名单上。大蒜?是的,你没听错,大蒜!这听起来荒谬,却折射出美国想要彻底脱钩的野心。
半导体封锁再加码短短两周内,拜登政府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起新一轮制裁,将140家企业纳入管控名单。用美国媒体的话说:“拜登想尽一切办法,为特朗普打好了反华的基础。”
台海问题再添火药味拜登推动了对台湾的新一轮军售,甚至派遣高官频繁访台。显然,他希望通过挑起台海紧张,成为“抗中英雄”。
可是问题来了,这一系列操作,究竟在打击中国,还是在给美国人添麻烦?
特朗普的强硬姿态:他会更狠?拜登退场,特朗普上台,这个接力棒可能会跑得更快。特朗普早已放话:“拜登的这些招数不够看,我要让关税翻倍。”虽然最终能否上调到60%尚未确定,但美媒认为,关税提高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这种“疯狂反华”策略真的能解决美国的问题吗?美联储经济顾问曾指出,高关税会直接导致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增加。举个例子:美国普通家庭每年会多花1200美元买日用品,企业的成本飙升,部分工厂甚至开始大规模裁员。
这还没完,特朗普提名的团队中多位“极端鹰派”已经摩拳擦掌,试图将对华遏制推向更高水平。但他们真的考虑清楚了后果吗?
中国的王牌:稀土、债券和未知的“杀手锏”美国专家斯蒂芬·罗奇的一句话,点破了华盛顿的盲区:“中国手里还握着几张王牌。”
稀土:美国的科技产业命脉全球稀土供应,中国占比超过70%。波音飞机、特斯拉汽车、甚至美军的F-35战斗机,都离不开稀土。如果中国宣布限供,美国科技企业直接停工。2010年中日钓鱼岛事件期间,中国试探性减少稀土出口,日本的高科技制造业险些瘫痪。如果这一幕在美国重演,美股会不会连续熔断?
美债:隐秘而致命的武器中国持有约8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一旦中国抛售美债,不仅会导致美元贬值,还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虽然抛售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反噬,但华盛顿敢赌这风险吗?
拜登和特朗普在内耗什么?在中国王牌的威慑下,美国的两党斗争反而成了“内耗戏码”。
拜登疯狂“铺台子”,特朗普坐享其成拜登的操作像在帮特朗普搭戏台。拜登把政策推到极致,结果却为特朗普的“更强硬”做了完美铺垫。特朗普甚至暗讽道:“干得好,台子搭好了,看我的大戏吧!”
美国企业的隐忍和焦虑一边是华盛顿不断加码制裁,另一边是苹果、特斯拉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就连美国商会都发声:“中国是我们重要的贸易伙伴,这种全面脱钩会让我们元气大伤。”
舆论场里的分裂一些鹰派叫嚣“要彻底遏制中国”,但更多的理性声音在提醒:“美国若逼得太狠,中国的反击会让整个西方都措手不及。”
如果你是拜登,你会怎么做?是继续加码对华施压,还是为后续政府留下一丝缓冲余地?
王牌会不会出?中国的王牌究竟会不会打出来,取决于华盛顿的态度。如果拜登和特朗普在对华问题上“一路狂飙”,中国的反击可能不止稀土和美债,还有更深层次的杀手锏。就像国际关系专家所说的那样:“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进入未知领域,任何一步都可能改写历史。”
华盛顿看似在掌控局面,但中国手里的底牌到底是什么,没人敢轻易押注。
那么,你觉得中国会选择怎样的反击方式?或许,这才是未来博弈中最大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