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女儿送我们去儿子家过年,今天回她家,发现她早已人去楼空

秋雅聊情感 2025-02-06 20:10:59
我叫 赵桂兰,今年68岁,住在一个小县城,以前是国企的普通职工,退休后每月能领四千多块退休金,算不上富裕,但也不至于吃苦。

丈夫 王建国 比我大三岁,年轻时在县里的建筑队干活,如今也退休了,身体还算硬朗。

我们有 一儿一女 ,儿子 王磊 ,女儿 王芳 。

在我们那个年代, 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 ,我公婆一直强调“ 儿子才是家里的根,女儿迟早是外人 ”。

在孩子们小时候,我们家的资源大多 倾斜给了儿子 ,供他上了大学,还在县城买了房子,结婚时给他置办了不少嫁妆。

而女儿呢?

她成绩好,却没能读大学,早早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出嫁时也只是简简单单给了几床被子和一点嫁妆。 那时候的我,觉得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没想过她的委屈。

这一年春节,女儿像往年一样,开车把我们送去儿子家过年。

她说:“ 爸妈,今年你们就在哥家多住几天,好好享受享受,我忙完了就来接你们。 ”我们也没多想,毕竟儿子家大,住着也舒服。

可谁知, 当我们回到女儿家时,迎接我们的却是空荡荡的房间——她走了,彻底消失了。

01

事情的开端,其实早有端倪。

女儿从小懂事,结婚后一直对我们很好,她和女婿在城里打拼,生活虽不算富裕,但 每次回娘家,都会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 ,节假日也会接我们去她家小住。我和她的关系,一直比跟儿子还亲近些。

但这些年, 儿子的态度却变了 。

王磊大学毕业后,进了机关单位,娶了一个城里姑娘 刘倩 ,两人生活无忧。

他们结婚后,我们主动把家里的老房子卖掉, 补贴了他们二十万的首付 ,想着他们日子好过了,我们也能跟着享福。

可谁知, 刘倩从来没把我们当成一家人 ,甚至连“爸妈”都不愿意叫。

去年冬天,我生了一场大病,住院两个星期,都是女儿在医院里忙前忙后,端水喂饭,连夜守护。

儿子呢?他只来了两次,一次是刚住院时,一次是出院那天, 每次都只是匆匆待一会儿就走 ,理由是“工作忙”。

我心里不是不难过,可也没说出口。

春节前,女儿像往年一样,把我们送去了儿子家。可这次,儿媳的脸色更难看了。她在厨房里小声嘀咕:“ 每年都来,来了就不走,谁家过年还带两老在身边的? ”我听得一清二楚,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

年三十那天,家里亲戚来拜年,刘倩趁着喝了点酒,语气有些冲:“ 爸妈,你们年后还是早点回去吧,咱家地方小,住久了不方便。 ”儿子在旁边没吭声,低着头假装没听见。

我心里一凉,才意识到, 自己在这个家,真的只是个客人 。

02

正月初八,女儿打电话来说要来接我们回去。我心里松了口气,在她那儿,至少不会被嫌弃。

可当我们拎着行李,走进她家的院子时, 却发现门锁着,屋里空无一人 。邻居张大娘见我们站在门口发愣,叹了口气说:“ 你们家芳芳,早就搬走了。 ”

我的心猛地一沉,连忙问:“ 搬去哪儿了? ”

张大娘摇摇头:“ 年前就搬走了,租的房子也退了,打听不到消息。 ”

我呆在原地,手里的行李滑落在地,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她走了,彻底离开了这个家,甚至连我们,都不愿意带上。

我颤抖着拨通女儿的电话,电话却提示:“ 您拨打的号码已停机。 ”

那一刻,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 女儿是真的心寒了 。

03

我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望着空荡荡的房子,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这些年,女儿对我们再好,始终都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小时候, 她成绩好,却被迫辍学 ;长大了, 她赚钱养家,却得不到一句感谢 ;结婚后, 她孝顺父母,却始终是“外人” 。

而我们, 理所当然地把一切都给了儿子,却从没想过她的感受 。

她还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是对她说:“ 你是个女娃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家里的东西不能给你多。 ”

她也记得,自己考上重点高中时,我却说:“ 家里供不起你,还是让你哥去上学吧。 ”

她一直忍着,忍到现在,终于忍不下去了。

我回头看着丈夫,他的脸色苍白,眼里也满是懊悔。我们都知道, 这一次,女儿是真的走了,彻彻底底地离开了这个家,也离开了我们 。她不是不爱我们,而是 终于选择了爱自己 。

那一刻,我的眼泪终于决堤。

结尾

从那天起,我每天都守着手机,盼着女儿的消息。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她仍然杳无音讯。

有时候,我会在梦里看到她,看到她小时候拉着我的手,笑着喊我“妈”。可梦醒了,身边空荡荡的,只有老伴和我相对无言。

我终于明白, 有些错,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那些曾经对她的亏欠,已经无法弥补了。

今天,我坐在窗前,望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夕阳,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我不知道,女儿现在过得好不好,她有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我知道, 这一次,她是真的不想再回头了 。

而我,终于后悔了。

0 阅读:14

秋雅聊情感

简介: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